不同滴灌方式对辽西半干旱区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仕军

作者: 孙仕军;杨金鑫;万博;谷健;刘泳圻;赵旺;尹光华

作者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滴灌方式;春玉米;生长动态;产量;辽西半干旱地区

期刊名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1700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32-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辽宁西部半干旱区春玉米节水高效生产中存在不同滴灌方式选择不合理的问题,为了探究更适宜的滴灌布置形式,以裕丰303为供试材料,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旱作农田水循环试验站通过田间试验,设置膜下滴灌(MD)、浅埋滴灌(BD)和地表无膜滴灌(SD)3个处理,采用Logistic及其修正的Logistic方程分别拟合株高、籽粒灌浆及叶面积指数生长动态,分析了3种不同滴灌方式对春玉米出苗率、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BD处理的出苗率比SD提高2.81%,比MD降低3.95%;在Logistic方程拟合下,BD、MD及SD处理春玉米株高最大增长速率及其出现时间分别为6.68,7.86,6.50cm·d-1和播种后44,40,45d, BD粒重增长率最大时间比SD提前3d,增长率最大值提高14.22%,比MD延迟1d,增长率最大值降低0.43%,同时,BD下叶面积指数最大值比SD提高3.88%,比MD降低9.10%;BD处理产量达11962.54kg·hm-2,较SD处理显著增产9.53%,较MD处理增产4.00%,BD与MD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BD的水分利用效率较SD提高12.67%,较MD降低0.59%;BD的净效益比SD增加37.74%,比MD增加25.24%。综合认为浅埋滴灌下春玉米产量高于膜下滴灌和地表无膜滴灌,且解决了膜下滴灌春玉米出苗期引苗问题,也避免了残膜的环境污染问题,净效益高于膜下滴灌和地表无膜滴灌,能更好实现春玉米的节水、增产、增效,适宜在辽西及类似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养分优化管理促进间作小麦高产群体的构建. 张艺,黄成东,廖丹,刘全清,张朝春. 2018

[2]四季豆丽芸2号生长动态及其养分吸收规律. 马瑞芳,马进川,马军伟,周大云,王强,丁潮洪. 2020

[3]不同生育时期追施氮肥对啤酒大麦生长动态及品质的影响. 赵云,李鹏兵,孔建平,谢香文,俞天胜,赵亮,贾永红,魏海鹏,方伏荣,向莉. 2020

[4]不同种植密度对短葶山麦冬生长动态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陈菁瑛,苏海兰,黄颖桢,万学锋. 2011

[5]水稻产量对川西平原基础肥力和施肥的响应. 郑盛华,陈红琳,朱孟琦,沈学善,陈尚洪,张楚儿,刘定辉. 2018

[6]不同播期对黑河38大豆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董丽杰,王文斌,吴纪安,王昌陵,孙旭刚,曹永强,宋书宏,于小光,陈祥金. 2008

[7]水氮互作对盆栽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费聪,徐刚. 2024

[8]农艺措施对脱毒甘薯原原种的产量和生育进程的影响. 张习奇,白善军,张先胜. 1999

[9]马铃薯中薯3号不同来源种薯对块茎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沈升法,吴列洪,项超,李兵. 2018

[10]不同水分条件下菌肥施用对陇椒形态特征的影响. 温文,张芮,董博,张海粟,陈志丕,杜晓霞. 2023

[11]川西平原不同基础地力和施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陈红琳,陈雨芝,朱孟琦,沈学善,陈尚洪,刘定辉. 2017

[12]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刘红江,蒋银涛,陈留根,郑建初. 2015

[13]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暖棚甘蓝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李岩,王娟,赵乘凤. 2020

[14]辽西旱作农业中的谷子科研与生产. 陈玉玲,王恩波. 2000

[15]辽旱作农业中的谷子科研与生产. 陈玉玲,王恩波. 2000

[16]辽西半干旱地区甜高粱综合开发利用. 祁崇祝,张宝金,张俊生,赵峻峰. 2009

[17]辽西半干旱地区羊草人工草地建植技术. 李菲,丁宏宇,郑娟. 2022

[18]春玉米不同品种及种植方式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刘建,周根友,徐少安. 2002

[19]春玉米不同种植方式抗旱增产效益分析. 郑伟,霍剑锋,孟繁盛,慈艳华,张丽妍,边丽梅,董喆. 2014

[20]控释尿素对春玉米产量、氮效率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姬景红,李玉影,刘双全,佟玉欣,任桂林,李杰,刘颖,张明怡.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