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残留对菜用黄麻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侯文焕

作者: 侯文焕;赵艳红;唐兴富;廖小芳;劳赏业;李初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除草剂残留;菜用黄麻;莠去津;抗氧化酶活性;生理特性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2394-24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除草剂对菜用黄麻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菜用黄麻科学施用除草剂及建立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圆果种菜用黄麻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为试验材料,种子于培养箱中催芽,待种子露白后播种,出苗5 d时选取长势一致的幼苗进行移栽,移栽5 d后喷施不同浓度(0.025~1.500 mg/kg)的除草剂莠去津,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分别在喷施后第1、5、9、13和17 d测定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活性。【结果】喷施不同浓度除草剂后,两个菜用黄麻品种幼苗叶片的MDA含量及SOD、POD、PPO、CAT、GST和UGT活性均高于对照。喷施后天数相同时,桂麻菜1号幼苗叶片的MDA含量及PPO、GST活性随着除草剂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均在1.500 mg/kg处理时显著高于对照(P<0.05);CAT和UGT活性随除草剂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桂麻菜2号幼苗叶片的POD、GST和UGT活性随除草剂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及SOD、PPO活性波动升高。除草剂浓度相同时,桂麻菜1号幼苗叶片的MDA含量及SOD、POD活性随喷施后天数的增加波动变化,PPO和GST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桂麻菜2号随喷施后天数的增加幼苗叶片的SOD活性波动升高,UG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PPO、CAT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结论】不同菜用黄麻品种对除草剂残留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生产中若前茬施用长残留除草剂,后茬应慎重种植菜用黄麻等对除草剂敏感的作物,或间隔较长时间再进行种植,以避免产生药害。

分类号: S649

  • 相关文献

[1]除草剂残留下生物炭对甜菜生长的影响. 李玉梅,宋柏权,刘峥宇,王根林,魏丹,金梁,张磊. 2015

[2]异噁草松残留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刘峥宇,王根林,时妍. 2023

[3]稻田除草剂水体残留对水生植物大薸的影响. 王子臣,朱普平,郑建初,盛婧,陈留根. 2012

[4]新时期甜菜糖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发展策略. 吴则东,王荣华,张文彬. 2017

[5]菜用黄麻在浙江的生长表现及其栽培要点. 骆霞虹,朱关林,陈常理,金关荣. 2012

[6]菜用黄麻粗多糖含量的测定及其单糖组成分析. 练冬梅,姚运法,赖正锋,林碧珍,洪建基. 2019

[7]不同追肥与采摘次数对菜用黄麻产量的影响. 赵艳红,侯文焕,唐兴富,廖小芳,李初英. 2018

[8]不同处理方法对菜用黄麻种子萌发的影响. 赵艳红,唐兴富,李初英. 2018

[9]富硒高钙保健型帝皇麻菜新品种“桂麻菜1号”的选育. 黄其椿,赵洪涛,赵艳红,陈玉冲,何忠. 2015

[10]菜用黄麻嫩梢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 李燕,龚友才,陈基权,郑海燕,戴志刚,粟建光. 2010

[11]菜用黄麻不同生育期各部位有机硒的分布特性. 侯文焕,唐兴富,廖小芳,李初英,赵艳红. 2021

[12]菜用黄麻对硒的累积规律. 赵艳红,侯文焕,唐兴富,劳赏业,李初英. 2018

[13]广西新型菜用黄麻福农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初英,赵洪涛,刘吉敏. 2011

[14]菜用黄麻叶绿素的提取工艺. 姚运法,刘巧芳,池仁漫,曹利瑞,洪建基,祁建民. 2012

[15]广西引种菜用黄麻试验初报. 李初英,黄其椿,赵艳红,方岩岩. 2012

[16]菜用黄麻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卢劲梅,洪建基,曾日秋,李跃森. 2009

[17]不同生育期菜用黄麻叶片总酚、总黄酮、多糖的积累特性. 侯文焕,廖小芳,唐兴富,赵艳红. 2024

[18]生物炭对土壤中莠去津残留消减的影响. 李玉梅,王根林,刘征宇,郭炜,于洪久,魏丹. 2014

[19]莠·乙·烟47%悬浮剂防除夏玉米田杂草药效与安全性评价. 聂乐兴,相冠锋,吴淑华,纪春涛,房锋. 2008

[20]环境因素对华南地区土壤中莠去津降解的影响. 苗辉,冯莉,姚强,黄继光,周利娟.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