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咖啡主栽区咖啡种质资源圃中咖啡驼孢锈菌致病类型鉴定和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乐

作者: 李乐;易克贤;吴伟怀;Vítor Manuel Pinto Várzea;Ana Paula Pereira;Mariado CéuMachado Lavadoda Silva;唐天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咖啡;咖啡驼孢锈菌;种质资源圃;致病类型;毒力基因

期刊名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4-390X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755-7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中国咖啡主栽区咖啡种质资源圃中由专性寄生病原真菌咖啡驼孢锈菌(Hemileia vastatrix Berk.et Br.)引起的咖啡黄锈病(coffee leaf rust,CLR)致病类型,对保护中国咖啡种质资源以及指导主栽区抗性品种的布局和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收集分布在中国咖啡主栽区4个具有代表性的咖啡种质资源圃CLR病样,在超感病基因型寄主上进行扩繁及单孢分离,在特定基因型寄主上对咖啡驼孢锈菌的毒力基因进行鉴定,并推导出相应的致病类型。【结果】57份样品中,有42份样品(占73.68%)被成功扩繁,有27份样品(占64.29%)被保存。根据样品信息录入23个CIFC条目,共鉴定出3种致病类型:XXXⅦ(v2,5,6,7,9),占86.96%,为优势致病类型;New race(v2,5,6,7),占8.69%,为在中国种质资源圃CLR调查的首次报道;XXXIV(v2,5,7,9),占4.35%。【结论】中国咖啡主栽区咖啡驼孢锈菌群体遗传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原有致病类型已渗入位于主栽区内的种质资源圃,并在基因型相近的寄主上加速进化;新的致病类型在主栽区内的咖啡基地和种质资源圃之间随机流动,并对当前主栽品种的抗性造成威胁。研究结果将为中国咖啡种质资源圃的科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为CLR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分类号: S435.712

  • 相关文献

[1]咖啡驼孢锈菌PCR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 汪涵,吴伟怀,李乐,梁艳琼,郑金龙,习金根,李锐,黄兴,贺春萍,易克贤. 2017

[2]福建省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圃的建立. 韦晓霞,王小安,陈文光,吴如健,叶新福. 2019

[3]枸杞NRDNA ITS测序鉴定的初步研究. 石志刚,安巍,樊云芳,焦恩宁,赵建华,王亚军. 2008

[4]基于MaxEnt模型的羊草适生区预测及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 武自念,侯向阳,任卫波,王照兰,常春,杨玉平,杨艳婷. 2018

[5]宁化孔坑茶野生基地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策略. 刘新永,马求凤,伊泽文,李其生,邱位平. 2021

[6]北京桃种质资源圃简述. 姜全. 2024

[7]2018年度华耐园艺科技奖-项目名称:月季优异资源挖掘与新品种选育. 葛红,杨树华,黄善武,贾瑞冬,赵鑫,李秋香. 2019

[8]云南省甘蔗花叶病病原分子检测与鉴定. 李文凤,黄应坤,李世访. 2011

[9]福建省橄榄种质资源圃的建立. 吴如健,韦晓霞,潘少林,胡菡青,陈瑾,张泽煌. 2009

[10]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与ISSR遗传变异分析. 袁洪波,艾尼江,赵建军,陈天子,杨郁文,刘蔼民,张保龙. 2013

[11]四川小麦条锈菌对小麦品种(系)毒力频率测定. 杨家秀,刘正德,黄光明,李云鹤. 1993

[12]四川水稻白叶枯病致病型研究. 何明,张成琬,罗显芝. 1993

[13]江苏省大丽轮枝菌的培养、遗传及致病特性分析. 喻秀秀,王卿,张昕,邓晟,林玲. 2018

[14]2019-2020年苏浙皖三省小麦叶锈菌群体的致病类型鉴定及毒性结构分析. 李泓甫,华为,朱靖环,高利,陈万权,刘太国. 2023

[15]1997年我国小麦叶锈菌群体毒性分析. 陈万权,陈扬林. 1998

[16]2005-2010年四川省小麦条锈病菌毒性变化动态. 章振羽,沈丽,邝文静,姬红丽,倪建英,陈万权,彭云良. 2013

[17]警惕小麦条锈病今年全国大流行. . 2009

[18]山西省不同生态区小麦叶锈菌毒性研究. 原宗英,武英鹏,李艳芳. 2001

[19]江苏省大丰市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 邓晟,章如意,林玲,张昕,徐敬友,周益军. 2012

[20]稻曲病菌产孢能力及致病力测定. 李燕,于俊杰,刘永锋,尹小乐,张荣胜,俞咪娜,陈志谊.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