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抑制剂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氮平衡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鲁艳红

作者: 聂军;廖育林;周兴;王宇;汤文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脲酶/硝化抑制剂;双季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氮平衡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95-1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了解氮素抑制剂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氮素在土壤中转化的影响,旨在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农田氮素管理措施及节肥增效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湘早籼45号和荆楚优148为材料,于2015年早、晚稻期间进行田间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肥(CK);100%尿素(100%U);80%尿素(减氮20%,80%U);80%尿素+脲酶抑制剂NBPT(80%U+NBPT);80%尿素+硝化抑制剂DCD(80%U+DCD)。研究尿素减施条件下添加硝化抑制剂(NBPT)和脲酶抑制剂(DCD)对双季水稻产量、氮素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微生物量氮及土壤氮平衡的影响。【结果】NBPT和DCD均有利于提高早、晚稻产量、植株氮吸收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减氮20%条件下添加NBPT(80%U+NBPT)处理早、晚稻稻谷较100%尿素处理(100%U)分别增产5.0%和6.1%,较施用80%尿素(80%U)分别增产8.0%和14.0%;80%U+DCD与100%U处理的早、晚稻稻谷产量差异不显著,较80%U处理分别增产6.0%和4.2%。80%U+NBPT较100%U处理早、晚稻植株氮吸收量分别增加4.5%和9.4%,较80%U处理分别增加10.3%和16.2%。80%U+NBPT和80%U+DCD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吸收效率均较100%U和80%U处理提高。添加NBPT和DCD降低了早、晚稻收获后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残留量,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积累量,降低氮表观损失,有利于维持作物-土壤体系氮素平衡。早、晚稻收获后80%U+NBPT较100%U处理氮表观损失降低42.2%和44.6%,较80%U处理降低27.5%和29.2%,80%U+DCD较100%U处理降低23.7%和31.6%,较80%U处理降低4.2%和12.6%。【结论】在该区域双季稻种植体系中,氮肥减量20%条件下添加NBPT和DCD能增加或维持水稻产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供试条件下,添加NBPT提高氮素持续供应能力和保持土壤氮素平衡的效果好于DCD。

分类号: S511.42

  • 相关文献

[1]不同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对双季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聂军,廖育林,周兴,谢坚,汤文光,杨曾平. 2016

[2]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沿淮平原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稻田氮素的影响. 王静,王允青,张凤芝,吴萍萍,叶寅,万水霞,吕国安,郭熙盛. 2019

[3]减氮适墒对冬小麦土壤硝态氮分布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嫚,周苏玫,杨习文,周燕,杨蕊,张珂珂,贺德先,尹钧. 2017

[4]氮肥用量对云南高原粳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锦文,邓伟,吕永刚,吕莹,徐雨然,谷安宇,年伟,安华,董维,李小林. 2021

[5]施氮量对不同种植密度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美微,刘京宝,乔江方,李川,黄璐,张盼盼,赵霞,李萍. 2020

[6]尿素硝酸铵溶液减量增效施用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运红,姚健,和爱玲,杜君,郑春风,张洁梅. 2017

[7]紧凑型与平展型玉米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研究. 成浩,钱欣,张慧,高英波,王良,刘开昌,史永晖,李宗新. 2021

[8]施氮水平对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运红,孙克刚,杜君,杜保池,和爱玲,丁华,许为钢,程小龙. 2017

[9]控释氮肥配比对红壤区双季直播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宋惠洁,吴艳,余红英,杨延安,胡丹丹,胡志华,柳开楼. 2023

[10]水氮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氮利用效应研究. 吕丽华,董志强,张经廷,张丽华,梁双波,贾秀领,姚海坡. 2014

[11]包膜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双季超级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钱银飞,邵彩虹,邱才飞,陈先茂,谢江,邓国强,陈大洲,童金炳,伍守恒. 2015

[12]缓控释肥配施速效氮对优良食味粳稻南粳910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胡中泽,杨大柳,衣政伟,王安,杨亚云,陈春英,王显. 2024

[13]施氮和接种根瘤菌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刘佳,张杰,秦文婧,杨成春,谢杰,王芳东,夏文建,项兴佳,刘光荣. 2016

[14]栽培方式对金针菜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国伟,王晓婧,周玲玲,刘瑞显,杨长琴. 2019

[15]氮肥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郑克武,邹江石,吕川根. 2006

[16]减氮增密对寒地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焦峰,张宇涵,董文军,唐傲,刘猷红,孟英,王硕. 2024

[17]控释尿素对春玉米产量、氮效率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姬景红,李玉影,刘双全,佟玉欣,任桂林,李杰,刘颖,张明怡. 2017

[18]缓释肥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汝亮,李友宏,王芳,赵天成,陈晨,洪瑜,周丽娜. 2014

[19]优化施肥对春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及氮平衡的影响. 赵营,周涛,郭鑫年,梁锦秀,吴霞,冀宏杰,张维理. 2011

[20]限水灌溉下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及氮平衡的影响. 宁东峰,李志杰,孙文彦,马卫萍,黄绍文,赵秉强.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