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早籼晚粳”双季稻机械插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建平
作者: 程建平;李阳;赵锋;陈少愚;汪本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早籼晚粳;双季稻;机械插秧;栽培技术;湖北省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6 年 55 卷 23 期
页码: 6067-6069+6133
摘要: 发展双季稻种植,能够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稻谷增产潜力,保障粮食安全。然而,受农业劳动力、劳动成本、种植成本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湖北省双季稻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因此,通过多年的生产试验与示范,总结了适合湖北省双季稻的机械插秧技术,以期为湖北省双季稻发展提供建议与指导。
分类号: S233.71
- 相关文献
[1]湖北省双季稻双季机械化直播栽培技术. 张枝盛,章桃娟,陈杰,翟中兵,程建平. 2022
[2]湖北省双季稻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游艾青,陈亿毅,陈志军. 2009
[3]H优518在湘北丘陵区桃江县作晚稻机插秧栽培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彭锐,彭既明. 2016
[4]超级稻金农丝苗机械化插秧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陆秀明,黄庆,刘怀珍,张彬,李惠芬,邹积祥. 2013
[5]双季稻丰产栽培的清洁生产技术. 彭春瑞,罗奇祥,陈先茂,杨震,漆勇,蔡勤. 2010
[6]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 彭春瑞,涂田华,罗晓燕. 2013
[7]育秧方式与机插密度对早稻机插栽培的产量影响. 郑晓微,吴树业,刘姗,范小娟,王建军. 2014
[8]海南双季稻种植模式及关键配套栽培技术. 唐清杰,徐靖,严小微,陈健晓,孟卫东. 2015
[9]"金怡"猕猴桃在湖北大别山区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罗轩,陈庆红,张蕾,高磊,白福玺. 2021
[10]特早熟油桃品系"99南-8-56"在湖北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王富荣,程琪,龚林忠,王会良,刘勇,艾小艳,朱炜,诸小敏,袁野,何华平. 2021
[11]湖北省适栽蓝莓品种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涂俊凡,秦仲麒,李先明,杨夫臣,朱红艳,伍涛. 2015
[12]1981—2023年湖北棉花生长季气候时空变化特征与应对技术策略. 张教海,别墅,牛林涛,张友昌,王琼珊,王孝刚,秦鸿德,夏松波,冯常辉. 2023
[13]湖北省早稻田稻鸭共育试验及探讨. 周开平,杨新笋,李迎征,李根雄,刘习中,梅金先,祝吉光. 2004
[14]湖北省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及栽培技术对策. 余隆新,周明炎. 2005
[15]江西省双季稻"早籼晚粳"种植模式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研究. 乐丽红,黄梅梅,何虎,帅鹏,杨宙,邱在辉,肖宇龙,刘凯丽,蔡辉,杨红兰,何峰,胡雨,平先良. 2023
[16]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江西早籼-晚粳模式水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李大明,胡志华,胡丹丹,徐小林,宋惠洁,柳开楼,吴艳,吴成彧,余喜初. 2025
[17]机械插秧密度对水稻广两优5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记安,谢春甫,刘长兵,王伟刚,乐菊,汪新胜,罗珍美,程建平,游艾青. 2014
[18]秧好秧盘肥对机插秧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方宝华. 2013
[19]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及装备研究. 牟楠. 2014
[20]辽宁省水稻机械化栽培现状与技术对策. 马兴全,于广星,侯守贵,代贵金.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有机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滋味化学特征分析
作者:谢晨昕;赵锋;蔡亚威;陈苑旻;林喜盈;林笑茹;蔡良绥;林进玉;苏英斌;郭丽
关键词:有机白茶;常规白茶;感官品质;滋味成分
-
小肽Ospep5对水稻耐镉性的影响
作者:李明月;张文婷;李阳;张保龙;杨立明;王金彦
关键词:水稻;镉胁迫;Ospep5;幼苗生长
-
新法实施背景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思考-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作者:范学臻;刘鹏琰;张文文;李阳;马成巧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南京市
-
叶面喷施硒肥对彩色小麦种子活力影响
作者:刘泽厚;李阳;彭欣媛;李执;伍雨;姜华于;覃鹏;蒲至恩
关键词:硒;种子活力;彩色小麦;基因表达量
-
鸭瘟病毒载体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封莹洁;孟鸽;房立春;罗娟;尚佳静;于晓慧;蒋文明;刘华雷;范春艳;李阳
关键词:鸭瘟病毒;病毒载体疫苗;基因编辑技术;疫苗研发
-
施用氯化钠对椰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唐龙祥;李阳
关键词:椰子;幼苗;盐胁迫;生理特性
-
中稻机械精量穴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探索
作者:江敏;肖俊红;汪友元;张枝盛;程建平
关键词:中稻;机械精量穴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