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黑木耳国认品种种质基础及黑木耳育种技术现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庞杰

作者: 庞杰;孙国琴;王海燕;于静;康立茹;谢亚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木耳;国认品种;种质基础;育种技术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7 年 24 期

页码: 13-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对23个国认黑木耳品种种质基础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黑木耳品种主要来源于东北群体和华中南群体,育种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分离驯化,而杂交育种等技术应用较少。此外,对我国黑木耳新品种选育技术手段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黑木耳新品种选育的工作方向和未来的工作重点。

分类号: S646.6

  • 相关文献

[1]贵州省玉米种质和杂种优势模式的演化. 郭向阳,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胡兴,兰琴英. 2015

[2]贵州育成杂交玉米品种的产量变化与种质基础. 郭向阳,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胡兴,兰琴英. 2014

[3]河北省玉米种质基础述评与育种方向探讨. 孟庆民. 1997

[4]中国杂交高粱育种研究进展. 高士杰,刘晓辉,李继洪. 2008

[5]耐密型玉米育种探讨. 陈稳良,白琪林,石平,梁改梅,朱慧珺. 2011

[6]中国杂交高粱育种研究进展. 高士杰,刘晓辉,李继洪. 2009

[7]我国玉米育种种质基础与骨干亲本的形成. 黎裕,王天宇. 2010

[8]河南省玉米种质基础、杂优群划分和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王振华,张新,王俊忠,温春东. 2002

[9]中国粒用杂交高粱研究状况. 高士杰,王阳,李继洪,李伟. 2009

[10]山西省玉米种质基础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李志华,李会霞,田岗,刘鑫. 2013

[11]吉林省杂交高粱雄性不育系的种质基础. 刘晓辉,高士杰,李伟,李继红,李淑杰. 2003

[12]合江农科所玉米杂交种选育历程及种质基础分析. 蒋佰福. 2005

[13]山西省玉米种质基础分析与发展战略模式构建. 樊智翔,郭玉宏,王早荣,安伟,米小红,马海林. 2003

[14]三江平原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分析. 蒋佰福,庞海云. 2005

[15]宁夏主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及发展方向. 杨国虎,马云,史天福,欧阳一沁,吴瑞. 2010

[16]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和杂优利用模式分析. 苏俊,李春霞. 2004

[17]吉林省玉米种质基础的分析与归纳. 焦仁海,王绍萍,孙发明,刘文国,刘兴贰,徐艳荣. 2006

[18]近二十年吉林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浅析. 王敏,张洪伟,岳尧海,金明华,张志军,刘文国. 2012

[19]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曾三省. 1990

[20]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和杂优利用模式分析. 苏俊,李春霞.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