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下麦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其隐蔽型(D3G)毒素累积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靳梦曈

作者: 靳梦曈;王建华;林善海;赵勇;孙文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籽粒;禾谷镰刀菌;DON;D3G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17 期

页码: 132-136+1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麦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其隐蔽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D3G)的累积情况,将禾谷镰刀菌菌株F-1和5035分别人工接种至经高温灭菌、8 k Gy和15 k Gy辐照的麦粒中25℃培养7、14、21、28、35 d后,通过LC-MS/MS方法测定DON和D3G毒素在麦粒中的含量。不同处理的麦粒中DON含量均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禾谷镰刀菌接种灭菌麦粒及15 k Gy辐照麦粒均未检出D3G毒素;禾谷镰刀菌接种8 k Gy辐照小麦籽粒后检测到隐蔽型毒素D3G,培养7 d时D3G最高且其含量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逐渐降低;本文使用指数模型拟合25℃下F-1与5035接种麦粒(8 k Gy辐照)中D3G/DON的比值与时间关系的R2分别为0.97、0.93,R2均在0.9以上,说明指数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本实验条件下时间与D3G/DON的比值的变化,为进一步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分类号: TS210.1

  • 相关文献

[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在小麦籽粒中的积累分析. 刘太国,张敏,陈万权. 2012

[2]小麦籽粒中原型及修饰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产生规律研究. 范楷,刘星,郭文博,张志岐,孟佳佳,杜颖,聂冬霞. 2019

[3]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生物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朱晓慧,陆启荣,胡嗣祎,王旭. 2021

[4]呕吐毒素脱毒菌对生长猪小肠内Hsp70分布和表达的影响. 董永芳,王金全,陈红菊,杨婉莹,黄丽波,王春阳. 2020

[5]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毒性及其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常敬华,赵月菊,邢福国,朱玉昌,刘阳. 2014

[6]不同类型大麦品种赤霉病抗性与DON毒素积累. 贾巧君,杨建明,朱靖环,汪军妹. 2007

[7]面包加工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降解效果. 常敬华,李金寒,赵月菊,朱玉昌,丁宁,刘阳. 2015

[8]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及土壤微生物对其调控的研究进展. 钟珍梅,杨庆,游小凤,黄秀声,翁伯琦,刑世和,冯德庆,陈钟佃. 2015

[9]高温胁迫对禾谷镰孢生长和致病力的影响. 徐庆,王奥霖,聂晓,刘伟,张昊,曹世勤,范洁茹,周益林. 2024

[10]小麦赤霉病和DON毒素研究进展. 樊平声. 2010

[11]小麦赤霉病菌在侵染植株中的生物量和DON的定量分析. 何晨阳. 2006

[12]芒果畸形病与DON和ZEN的关系初析. 杨顺锦,詹儒林,柳凤,赵艳龙,常金梅,何衍彪. 2010

[13]人工视觉网络在小麦籽粒分类中的应用. 左卫刚,高洋. 2020

[14]山东省典型污灌区土壤-小麦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 王菲,费敏,韩冬锐,李春芳,曹文涛,姚磊,曹见飞,吴泉源. 2023

[1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蚜威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 马广源,刘颖超,庞民好,高占林,许晓梅,潘文亮. 2007

[16]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籽粒中麦黄酮. 赵善仓,赵领军,谷小红,王宪泽,田纪春. 2009

[17]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小麦籽粒计数系统. 张恒敢,杨四军,顾克军,许博,张思梅,陈涓. 2010

[18]小麦产地近红外指纹溯源的稳定性研究. 赵海燕,郭波莉,魏益民,张波. 2012

[19]ICP-AES测定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库籽粒矿质养分含量. 石荣丽,邹春琴,芮玉奎,张学勇,夏晓平,张福锁. 2009

[20]污灌区土壤-小麦系统中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其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王伟全,徐冬莹,黄青青,徐应明,孙约兵.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