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野生稻黑颖壳遗传分析及育种利用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大辉

作者: 刘驰;马增风;张月雄;秦钢;阎勇;卢星高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普通野生稻;黑色颖壳;育种利用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3 年 26 卷 03 期

页码: 839-8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4个广西普通野生稻与籼稻品种9311杂交后自交,构建F2群体,对其种皮颜色进行遗传分析。源自4个普通野生稻的黑色颖壳对来自9311的黄色颖壳现为显性遗传。通过杂交、回交和多代自交后获得多个农艺性状遗传稳定的黑颖壳水稻品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常规育种手段可以打破黑色颖壳与不良农艺性状的连锁,普通野生稻黑色颖壳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在育种上加以利用是可行的。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海南普通野生稻耐旱和耐盐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唐清杰,王效宁,邢福能,徐靖,严小微. 2016

[2]水稻抗螟虫种质资源的特性及育种利用初探. 景德道,盛生兰,林添资,胡春明,刁立平,龚红兵,周义文,钱华飞,杨军,曹红. 2005

[3]国外稻种资源在广东水稻育种中的利用. 周汉钦,何昆明. 2002

[4]非AA型野生稻资源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 何强,舒服,邓华凤. 2006

[5]水稻小粒密穗突变体sep1的遗传分析、基因定位与育种利用. 王跃星,吴昆,方云霞,陈红旗,倪深,付向东,朱旭东. 2014

[6]水稻新型黄化转绿叶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育种利用. 贺治洲,尹明,谢振宇,王悦,沈建凯,李莉萍. 2013

[7]水稻粒长新基因GL12-1定位与利用分析. 何旎清,黄凤凰,余敏祥,杨德卫. 2022

[8]长雄野生稻黑壳基因的分子定位及遗传研究. 邓伟,周家武,李静,胡凤益,徐鹏,邓先能,王荔,陶大云. 2010

[9]云南水稻品种原生质体培养研究. 张尧忠,徐宁生,曾黎琼,松岗诚,伊势一男. 2001

[10]改良水稻对稻褐飞虱的抗性研究. 陈乔,孙荣科,杨朗,黄凤宽,黄大辉,韦素美,张月雄,刘丕庆,李容柏. 2010

[11]基于大样本数据的中国水稻扇型植硅体形态特征研究. 唐先干,谢金水,陈大洲,刘光荣. 2019

[12]野生稻与籼稻杂交后代田间表现及优良单株选育. 黄大辉,梁仁敏,韦世开,韦春项,罗继腾. 2015

[13]转基因水稻基因飘流研究十年回顾. 袁潜华,王丰,姚克敏,裴新梧,胡凝,王志兴,王旭静,柳武革,钱前. 2014

[14]普通野生稻红色种皮遗传分析及育种利用初探. 刘驰,马增凤,张月雄,秦钢,阎勇. 2013

[15]普通野生稻稻褐飞虱抗性在水稻改良中的利用研究. 秦学毅,韦素美,黄凤宽,张向军,魏源文,杨新庆,李维科,邓智年,朱汝财,黄所生,吕维莉,李青,罗善昱. 2003

[16]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抗稻褐飞虱新基因的鉴定与利用(英文). 李丽淑,韦素美,韦燕萍,陈英之,白德朗,杨朗,黄凤宽,吕维莉,张向军,李小勇,杨新庆,魏源文. 2006

[17]普通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种质资源中Hsp101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刘悦,江立群,吕树伟,孙炳蕊,李晨,刘清,于航. 2024

[18]中国北方薯区甘薯育种核心亲本初步构建与利用. 马代夫,刘庆昌,李鹏,王欣,张允刚,后猛,唐维,李秀英. 2010

[19]籼稻IR75288-38-3-1抗螟虫分析及育种利用研究. 李永洪,谢戎,刘成元,向雨,罗婧,朱永川. 2010

[20]大豆优异种质北丰11资源特点及育种上的利用.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徐杰飞,赵星棋.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