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种优势遗传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辉

作者: 王辉;张宏军;吴险峰;高用明;徐正进;朱苓华;黎志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作物;杂种优势;上位性互作;遗传网络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672-352X

年卷期: 2010 年 37 卷 01 期

页码: 15-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杂种优势已经在许多作物上广泛应用,但对杂种遗传基础的认识仍显不足。显性和超显性假说是传播最广的两种学术观点,也得到一些DNA分子标记研究结果的支持。现在已经明确杂种优势是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的,基因位点间的上位性互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存在控制杂种优势的遗传网络。这些研究将为有效预测杂种优势和利用分子设计更好地利用杂种优势奠定了良好基础。

分类号: S334

  • 相关文献

[1]作物杂种优势预测研究进展. 李海渤,袁美. 2004

[2]作物杂种优势分子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凌亮,王瑞,尚春树,代永齐. 2007

[3]分子标记预测作物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 任羽,王得元,张银东. 2004

[4]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中亲本配合力改良的育种技术. 谢福来,史忠良,杨三维,高炜,常建忠,郑军. 2016

[5]作物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研究进展. 商连光,高振宇,钱前. 2017

[6]分子标记在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 兰进好,褚栋,张宝石,周鸿飞. 2005

[7]水稻千粒重和垩白粒率的QTL及其互作分析. 周立军,江玲,刘喜,陈红,陈亮明,刘世家,万建民. 2009

[8]甜玉米果皮厚度QTL的定位及上位性互作. 于永涛,李高科,祁喜涛,李春艳,毛笈华,胡建广. 2015

[9]不同氮磷钾处理大豆苗期主根长和侧根数的QTL定位分析. 梁慧珍,董薇,许兰杰,余永亮,杨红旗,谭政伟,许阳,陈鑫伟. 2017

[10]小麦重组自交系成株抗条锈性QTL分析. 姚琴,宋彦霞,周荣华,傅体华,贾继增. 2009

[11]大豆籽粒大小与形状性状的QTL定位. 陈强,闫龙,邓莹莹,肖二宁,刘兵强,杨春燕,张孟臣. 2016

[12]水稻抽穗期基因上位性互作分析. 陈爱华,柳絮,李广贤,吴丹妮,王文英,姚方印,刘开启. 2012

[13]大豆籽粒硬实加性和上位性QTL定位. 艾丽娟,陈强,杨春燕,闫龙,王凤敏,葛荣朝,张孟臣. 2018

[14]基于单片段代换系的水稻抽穗期QTL定位及上位性分析. 李广贤,柳絮,徐仅婷,王文英,姚方印. 2013

[15]水稻耐储藏特性三年动态鉴定与QTL分析. 刘进,姚晓云,余丽琴,李慧,周慧颖,王嘉宇,黎毛毛. 2019

[16]不同营养水平水培条件下幼苗期大豆下胚轴性状QTL定位与上位互作分析. 梁慧珍,董薇,许兰杰,余永亮,杨红旗,谭政伟,夏伟,陈鑫伟. 2018

[17]绿豆种子休眠性和百粒重的QTLs和互作分析. 梅丽,程须珍,刘春吉,王素华,王丽侠,刘长友,孙蕾,徐宁. 2011

[18]作物氮素无损快速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宋丽娟,叶万军,郑妍妍,苏戈. 2017

[19]不同作物田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初步研究. 徐佳,王燕春,周艳芳. 2016

[20]超级稻新品种辽星1号. 王德生.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