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植物生长灯为光源的麻栎组培苗移栽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夏兴宏
作者: 夏兴宏;郎庆龙;于艳;孙娟;王连珍;高伟;费滕;李立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麻栎;组培苗;驯化;移栽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20 年 005 期
页码: 553-5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柞树幼苗耐蔽阴,能在郁闭度较大的树冠下生长1~2年的特点,以全光谱植物生长灯为光源,研究驯化时间、温度、基质配比、生根苗根长对麻栎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及植株生长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驯化时间的增加,移栽成活率逐渐降低; 24℃为组培苗移栽的最适温度;基质中腐殖土、珍珠岩、锯末的体积比为2∶5∶1时移栽成活率最高(92.92%),移栽60 d后组培苗的根粗壮、侧根多,植株生长健壮;根长1.0~2.0 cm时是组培苗移栽的最佳时期,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94.44%。以波长为400~800 nm的全光谱植物生长灯为光源,麻栎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高,为实现麻栎组培苗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792.181
- 相关文献
[1]白芨组培苗移栽及苗期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石丽敏,宋费玲,许巧贤,卢华兵,朱正梅,吕学高. 2020
[2]麻栎组培苗和实生苗生长性状比较研究. 于艳,郎庆龙,李立峰,孙娟,王连珍,费滕,高伟,夏兴宏. 2023
[3]有机基质对大蒜组培苗驯化的影响. 赵永强,樊继德,刘灿玉,张碧薇,陆信娟,杨峰. 2020
[4]不同露苗时间和基质类型对白及组培苗炼苗驯化的影响. 张爱丽,王元忠,赵艳丽,黄衡宇,张建华. 2019
[5]草莓组培苗高山夏季驯化试验. 朱炳耀,陈立忠,郑益平,钟娴,杨志敏,蔡宣梅,陈坚. 2015
[6]生根阶段组培微环境变化对蝴蝶兰组培苗驯化的影响. 尤海波,毕洪文,谭巍. 2007
[7]夏季光温耦合对白及驯化苗生长发育及多糖含量影响. 黄苏豫,刘佳微,刘筱,杨丽丽,黄安林,吴明开. 2023
[8]提高棉花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张慧军,王丹,张国强. 2017
[9]百合组培苗移栽前的壮苗技术研究. 蒲秀琴,薛寒青. 2007
[10]红掌组培苗移栽条件的筛选. 梅国宏. 2018
[11]花毛茛组培苗移栽试验初探. 王其刚,张素芳,陈敏. 2006
[12]香草兰组培苗生根与移栽的研究. 王丽萍,吴刚,闫林,杨逢春,宋应辉,练飞松,范睿,陈鹏. 2011
[13]多浆植物组培苗移栽技术初探. 牟豪杰,徐刚,汪一婷,吕永平. 2005
[14]生根粉对香蕉组培苗移栽的影响. 陈炫,刘以道,覃和业,王永壮,蒋盛军. 2011
[15]桤叶唐棣组培苗移栽技术. 黄立华. 2021
[16]独蒜兰组培苗炼苗和移栽技术研究. 张丽娜,朱国胜,黄万兵,罗安阔,毛伟胜,桂阳. 2017
[17]不同生长素和基质对华南忍冬组培苗和扦插苗幼嫩枝条扦插的影响(英文). 谢英,段维兴,李魁鹏,李翔. 2009
[18]笃斯越橘组培苗瓶外生根和移栽条件研究. 彭醒醒,代志国,董畅,迟夜朦,王振武,王雪娇. 2015
[19]提高栝楼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彭斯文,谢进,范海珊,徐瑞,朱校奇. 2015
[20]五味子胚状体途径组培苗的壮苗及移栽条件研究. 于云飞,孙丹,王振兴,赵滢,范书田,杨义明,曹建冉,艾军.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粱地方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作者:牛雪婧;王新栋;王金萍;孙娟;郄彦敏;王丽娜;耿立格
关键词:高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综合评价;普查收集
-
不同储藏方式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张俊;崔亚男;张朋磊;张曼;高伟;刘娟;郝西;刘梦雅;董文召;臧秀旺
关键词:储藏方式;花生;发芽;生理活性
-
电驱式玉米高速作业播种机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作者:蒋振晗;王钰旭;魏逸飞;于艳;孙永佳;孙宜田
关键词:玉米播种机;控制系统;电驱式;高速作业;智能化
-
辽东山区柞园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研究
作者:费滕;郎庆龙;夏兴宏;王连珍;孙娟;高伟;李立峰;于艳
关键词:柞园;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物质循环;生物量;模型;转化效率
-
大气CO2浓度上升与增温对双季稻田溶解性有机碳变化特征的影响
作者:李敏;贾羽旋;孙娟;王斌;武雨欣;王顺利;石生伟
关键词:CO2浓度;增温;DOC浓度;芳香性指数;籽粒产量
-
麻栎组培苗和实生苗生长性状比较研究
作者:于艳;郎庆龙;李立峰;孙娟;王连珍;费滕;高伟;夏兴宏
关键词:麻栎;实生苗;组培苗;生长性状
-
高油酸花生品种脂肪及脂肪酸积累动态分析
作者:高伟;吕登宇;苗利娟;石磊;黄冰艳;张毛宁;房元瑾;王娟;齐飞艳;董文召;张新友
关键词:花生;含油量;脂肪酸;积累规律;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