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茶类茶产品及其加工工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英雄
作者: 杨英雄;张蓉;张友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藤茶;类茶产品;加工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05 年 02 期
页码: 69-7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藤茶是我国重要的类茶植物资源。概述了藤茶类茶产品加工的原料要求、工艺流程和复方藤茶的选配原则。要制作质量上等的类茶产品 ,关键在于原料首先要具备嫩、净、匀、鲜四大特征 ,加工工艺则要求初制加工与精制加工相结合。复方藤茶则主要根据市场销售潮流研制具体产品
分类号: TQ461
- 相关文献
[1]基于HS-SPME/GC-MS定性半定量分析藤茶特征香气. 申东,沈强,潘科,郑文佳. 2010
[2]天然抗氧化剂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工艺比较研究. 郑琳,刘盼盼,王雪萍,高士伟,龚自明. 2019
[3]藤茶总黄酮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秦亚茹,张友胜,张凯,丁振东,曾萍,孔繁晟. 2019
[4]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同时纯化藤茶中的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 张友胜,施英,徐玉娟,肖更生,刘学铭. 2008
[5]显齿蛇葡萄叶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产多酚类物质研究. 凌丽娟,钟伊嘉,潘晓洋,梁琦,陈雨琴,唐道邦,陈继光,尹忠平. 2023
[6]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藤茶资源评价研究. 张朝阳,秦邦,马世龙,李建勋,胡百顺,向班贵. 2023
[7]藤茶中香气组成的气相色谱测定. 王华夫,游小清. 1996
[8]显齿蛇葡萄资源及藤茶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宋红菊,何斯霞,胡哲琴,周大鹏,陈平,陈佳. 2024
[9]加工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贵芳,陈荣冰. 2008
[10]推进大麦生产的意义及利用价值的探讨. 陈晓静,陈和,陈健,沈会权,徐相宏. 2003
[11]鲜莲籽产业化开发的设想. 何建军,陈学玲,关健,周明,王俊,周明全,胡中立. 2008
[12]柞蚕“神仙蛹”的加工与贮藏. 魏庆国. 2009
[13]菜用甘薯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前景. 王庆南,戎新祥,赵荷娟,徐生. 2003
[14]冷冻干燥技术在乌龙茶加工中的初步应用. 叶乃兴,杨如兴,杨广,张方舟,王振康. 2004
[15]微孔膜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肖北鹰,魏双进,马步州,韩国彪. 2000
[16]我国鲟鱼籽酱加工产业化开发. 林连升,方辉,潘咏平,韩磊. 2010
[17]茶树花光波加工工艺探讨. 任家强,申东,黄大灿. 2014
[18]枣鲜食加工新种-鲁枣13号. 单公华. 2014
[19]加工鲜食兼用苹果新品种-岳丰. 王冬梅. 2011
[20]调优盐城农业结构的重点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考. 顾双平.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苜蓿草田间作功能植物对苜蓿蓟马及天敌小花蝽种群的影响
作者:魏淑花;刘学琴;王颖;刘畅;张蓉
关键词:苜蓿草田;功能植物;间作;蓟马;小花蝽;生态调控
-
寄主转换对棉蚜存活率与营养代谢的影响
作者:朱凯辉;尹仙枫;王芳;王福莲;张蓉;涂雄兵
关键词:棉蚜;寄主;营养代谢;存活率;专化型;棉花;枸杞;黄瓜
-
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科技创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作者:张蓉
关键词:枸杞;病虫害;监测预警;绿色防控;生态调控
-
绿僵菌与FKBP52联合使用对西花蓟马的毒力
作者:尹仙枫;朱凯辉;王芳;张蓉;王福莲;涂雄兵
关键词:金龟子绿僵菌;西花蓟马;免疫抑制蛋白;保护酶;解毒酶
-
高效木质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及复合菌系降解秸秆效果研究
作者:王子苑;吉玉玉;舒健虹;陈光吉;张蓉;王小利
关键词:木质纤维素;细菌;筛选;玉米秸秆;降解
-
宁夏草原蝗虫优势种和指示种及其对植被群落的响应
作者:曹梓渝;张海翔;王颖;石淳;班丽萍;张蓉;魏淑花
关键词:宁夏;天然草原;草原蝗虫;优势种;指示种;植被;响应
-
氮添加调控陆地昆虫食物网的级联效应
作者:刘婧茜;张蓉;朱猛蒙;赵紫华
关键词:大气氮沉降;昆虫种群;昆虫群落结构;生态功能;外来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