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份玉米自交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凤启

作者: 张凤启;张君;马智艳;武晓攀;周庆伟;穆心愿;唐保军;李欣;夏来坤;丁勇

作者机构: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玉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郑州北青种业有限公司;河南苏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武陟县农业农村局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抗倒伏;茎秆穿刺强度;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4 年 53 卷 011 期

页码: 34-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国内外的145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在多个环境下调查株高、穗位高、茎秆穿刺强度、节间长度和节间直径等茎秆抗倒伏相关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筛选抗倒伏能力强的玉米自交系,为玉米抗倒伏育种提供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茎秆穿刺强度、节间直径和节间长度在不同自交系间差异极显著;株高遗传力最高,为0.99,其次为穗位高、茎秆穿刺强度,均为0.9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茎秆穿刺强度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代表了145份玉米自交系5个性状77.02%的信息,其贡献率分别为37.08%、21.94%、18.00%。玉米自交系抗倒伏能力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5份自交系划分为六大类群,筛选出S268、S112、S135、S270等13份抗倒伏能力强的自交系。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155份玉米自交系的类群鉴定和主成分分析. 刘忠祥,寇思荣,何海军,王晓娟,周玉乾,李志明,杨彦忠. 2012

[2]玉米自交系抗倒伏鉴定研究. 贾志森,白永新. 1992

[3]宁夏春小麦品种抗倒伏相关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樊明,张双喜,陈嘉,张娇,李红霞. 2024

[4]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玉米自交系综合评价. 叶开梅,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宋碧. 2019

[5]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主成分和遗传距离研究. 王江民,肖植文,李勃,伏成秀,张建华,刘艳芳. 2014

[6]利用SSR标记划分辽宁省部分骨干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 姜敏,刘欣芳,王贺,李倩,王延波,张立军. 2010

[7]48份玉米种质的耐旱性鉴定与评价. 时成俏,王兵伟,郑加兴,秦洪波,黄开健. 2014

[8]二十八份玉米自交系的RAPD亲缘关系分析. 赵姝华,王鹤,李怀梅,张俊涛,李冬梅. 2004

[9]16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效应及其聚类分析. 张述宽,苏琪,杨耀迥,滕辉升,陈坤. 2011

[10]SSR标记用于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田彤,叶雨盛,曾桂萍,陈徇,李哲,戴保威,王晓琳. 2011

[11]PEG胁迫下玉米自交系苗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 鲁晓民,曹丽茹,张新,张前进,魏昕,郭金生,王振华. 2017

[12]50个常用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聚类分析. 刘新芝,彭泽斌,思扬,张洪哲. 1994

[13]糯玉米茎秆穿刺强度的遗传模型分析. 王军,李洪涛,许瀚元,迟铭,王朋,张灿宏,徐大勇. 2016

[14]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玉米茎秆穿刺强度QTL分析. 房海悦,曲文利,李毅丹,贺红霞,具红光. 2017

[15]糯玉米茎秆穿刺强度QTL分析与基因组选择. 章慧敏,张舒钰,宋旭东,张振良,陆虎华,陈国清,郝德荣,冒宇翔,石明亮,薛林,周广飞. 2024

[16]玉米茎秆穿刺强度及其相关性状QTL定位. 张凤启,张君,马智艳,张莹莹,齐建双,穆心愿,夏来坤,唐保军,丁勇. 2024

[17]不同高粱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筛选与鉴定. 吴奇,周宇飞,高悦,张姣,陈冰嬬,许文娟,黄瑞冬. 2016

[18]春谷数量性状遗传差异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赵术伟. 2001

[19]红鳍东方纯体型性状选育指标的综合判定. 王新安,马爱军,庄志猛,陆丽君,李伟业,翟介明. 2012

[20]28份贵州茶树种质资源的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陈正武,陈娟,龚雪,张小琴.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