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对虾全同胞家系的生长比较和遗传力估计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修涛

作者: 孙修涛;李健;王清印;宋全山;郭建军;刘勇;孙玉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家系;选育;遗传力;生长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

ISSN: 1002-6681

年卷期: 2004 年 0z1 期

页码: 247-2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在常规室内养殖条件下,用2002年选育的2个中国明对虾全同胞家系HS01-1和HS02-2,分成4、5组放养在室内水泥池中进行了为期83天的生长比较试验,初步研究了试验池之间自然形成的环境差异对中国明对虾生长的影响;应用组内相关系数法估计了体长和体重的遗传力.试验数据采用SPSS和EXCEL软件辅助处理.结果表明:HS01-1的体长增长比HS02-2高出10.08%(♂)和11.01%(♀),而体重增长差别小甚至反向,分别为-1.14%(♂)和2.73%(♀);HS02-2的体长和体重组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HS01-1不显著;中国明对虾体长和体重的遗传力范围为6.6-59.4%和8.2-56.0%,平均为18.27%和19.07%.总体上环境对中国明对虾生长速度的影响较大,但对不同的家系影响表现程度有差异.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以色列红罗非鱼与其他罗非鱼群体杂交子一代在海水中生长性能分析. 张天时,姜涛,孔杰,魏宝振,筴金华,张艳红,栾生. 2015

[2]大菱鲆不同进口群体杂交后代的早期生长差异. 于飞,张庆文,孔杰,栾生,张发. 2008

[3]中国明对虾单个家系中与生长性状相关微卫星标记的初步筛选. 董世瑞,栾生,孔杰. 2014

[4]微卫星分型方法进行中国明对虾家系系谱鉴定. 董世瑞,孔杰,张庆文,刘萍,孟宪红,王如才. 2006

[5]中国明对虾钙调磷酸酶基因calcineurin B表达量的遗传变异分析. 李波波,孔杰,卢霞,孙犁,隋娟,刘绵宇,罗坤,孟宪红,陈宝龙,曹宝祥,刘宁,栾生. 2021

[6]牙鲆抗迟缓爱德华氏菌性状的遗传力和育种值分析. 郑卫卫,陈松林,李泽宇,位战飞,高进,李仰真,刘洋,田永胜,刘寿堂. 2016

[7]甘蔗家系宿根性分析. 杨荣仲,周会,梁强,唐仕云,王伦旺,桂意云,黄海荣,黄赞斌,贤武,雷敬超. 2021

[8]马铃薯抗PLRV育种的家系遗传分析. 尹江,孟兆军,杨素梅,王毅,金黎平,谢开云. 2001

[9]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家系生长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李祥孔,田永胜,李洪,宋莉妮,高进,段会敏,戴欢,陈张帆,陈松林,王秀利. 2017

[10]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9月龄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力的估计. 和飞,王印庚,廖梅杰,李彬,孙明超,杜佗,张文泽,范瑞用. 2017

[11]甘蔗亲本与家系宿根黄化评价. 杨荣仲,周会,唐仕云,刘昔辉,段维兴,黄海荣,黄赞斌,王伦旺,雷敬超. 2022

[12]莱州湾中国明对虾增殖放流策略研究. 张波,金显仕,吴强,谢周全. 2015

[13]中国明对虾WSSV携带量、生长和抗WSSV育种值的相关性分析. 肖广侠,孔杰,孟宪红,罗坤,栾生,曹宝祥,刘宁. 2013

[14]雌核发育牙鲆家系的生长比较和形态分析. 石宇光,刘海金,刘永新. 2010

[15]温度对红鳍东方鲀早期生长和性别分化的影响. 刘永新,周勤,张红涛,姜长波,张福崇. 2014

[16]中国对虾家系建立及不同家系生长发育的初步研究. 张天时,孔杰,刘萍,王清印,张庆文. 2007

[17]斑节对虾4个不同群体建立家系的生长及成活. 杨其彬,温为庚,黄建华,陈旭,周发林. 2010

[18]60个家系吉富品系罗非鱼初期阶段的生长比较. 董在杰,何杰,朱健,张守领,张成峰,徐跑,农肖颖,梁政远,缪凌鸿. 2008

[19]斑节对虾6个家系生长、饲料利用和全虾营养成分的比较. 黄忠,林黑着,黄建华,杨其彬,温为庚,陈旭,周发林,江世贵. 2009

[20]温度对半滑舌鳎家系生长及性别的影响. 田永胜,汪娣,徐营,陈松林.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