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绿洲区间作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涛

作者: 孙涛;冯晓敏;赵财;殷文;胡发龙;宋振伟;张卫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洲灌区;间作;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玉米;豌豆;油菜;小麦

期刊名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874-881

摘要: 间作种植有利于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目前关于间作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仍存在争议,为明确不同间作模式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变化规律,本研究基于2016年在甘肃省武威市设置的间作模式定位试验,探究西北绿洲灌区间作种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试验包括7个处理:玉米单作(M)、豌豆单作(P)、油菜单作(R)、小麦单作(W)、玉米间作豌豆(M/P)、玉米间作油菜(M/R)和玉米间作小麦(M/W)。2019年10月作物收获后采集0~20 cm和20~40 cm土壤样品,分析不同间作模式下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间作处理有增加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0.25 mm)和微团聚体(0.053~0.25 mm)含量以及降低黏粉粒(<0.053 mm)含量的趋势。与M处理相比,M/W和M/R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和20~40 cm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和平均几何直径,而M/P处理则与M处理无显著差异。间作模式增加了土壤及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M/W处理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比M处理显著提高11.5%,M/R和M/W处理20~4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则分别比M处理显著提高4.3%和9.6%。M/W处理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储量,在0~40 cm土层,M/W处理土壤有机碳总储量比M处理显著提高10.2%,M/W处理有机碳储量的增加是由于0~40 cm土层>0.25 mm和0.053~0.25 mm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储量提升。研究表明,西北绿洲灌区间作种植模式增加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含量,有利于农田土壤固碳。

分类号: S152

  • 相关文献

[1]多样化种植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孙涛,冯晓敏,高新昊,邓艾兴,郑成岩,宋振伟,张卫建. 2023

[2]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王秀娟,解占军,董环,赵颖,刘慧屿,娄春荣. 2018

[3]青贮玉米豌豆间作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照霞,郭贤仕,马一凡,胡自治. 2005

[4]间混作下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对产量的影响. 殷建军,郭庆瑞. 2016

[5]绿洲灌区小麦间作玉米的棵间蒸发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陈珩,郑立龙. 2018

[6]不同类型及品种油菜与小麦间作效应研究. 文雁成,宋文光. 1993

[7]不同轮作序列对旱地胡麻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刘栋,崔政军,高玉红,剡斌,张中凯,吴兵,谢亚萍,牛俊义. 2018

[8]接种蚯蚓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有机碳赋存的影响. 于建光,胡锋,李辉信,王前进,王同. 2010

[9]不同种类有机肥施用对黑土团聚体有机碳及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魏宇轩,蔡红光,张秀芝,张晋京,任军,王立春. 2018

[10]不同培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 王利民,黄东风,李清华,何春梅,张辉,刘彩玲,栗方亮,黄毅斌. 2018

[11]水稻种植对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改良培肥效果. 苑佰飞,马玉涛,包岩,张晋京,孙强,王立春. 2019

[12]长期不同施肥和耕作对坡耕地黄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的影响. 白怡婧,刘彦伶,李渝,黄兴成,张雅蓉,蒋太明,秦松. 2021

[13]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影响. 张艳,刘彦伶,李渝,蒋太明,白怡婧,张萌,张雅蓉,黄兴成,张文安. 2021

[14]长期不同轮作模式对黄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的影响. 白怡婧,刘彦伶,李渝,黄兴成,张雅蓉,蒋太明,秦松. 2021

[15]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对稻麦轮作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影响. 张翰林,郑宪清,何七勇,李双喜,张娟琴,吕卫光. 2016

[16]农业土地利用转变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胥佳忆,李先德,刘吉龙,黑杰,王亚非,尹晓雷,阳祥,张永勋,王维奇. 2022

[17]生物炭与秸秆添加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组成和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侯晓娜,李慧,朱刘兵,韩燕来,唐政,李忠芳,谭金芳,张水清. 2015

[18]长期施肥对河西绿洲灌漠土有机碳库储量及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俄胜哲,车宗贤,曾希柏,黄涛,柴彦君,索东让,安康. 2014

[19]不同经营年限对柑橘果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王义祥,叶菁,黄毅斌,王成己,翁伯琦,刘韬. 2015

[20]亚热带水田土壤团聚体有机质对长期秸秆还田的响应. 徐海静,柳开楼,郭长城,娄翼来,王义东.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