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许占友

作者: 许占友;李磊;常汝镇;邱丽娟;汪茂斌;李智;于伟;李向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不育系;核不育基因;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1999 年 32 卷 S1 期

页码: 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对质供体ZD8319,核供体SG01、JX03 和PI004 以及由它们产生的F1、BC1、BC2、BC3、BC4 和BC5 的花粉镜检和田间育性观察表明,质供体与核供体以及核供体之间在育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核供体SG01 和JX03 的遗传方式相似,SG01 与ZD8319 杂交,其F1 自交结实率为0,JX03 与ZD8319 杂交,其F1 代出现高度不育群体,植株很难自交结实,结实率仅为0.86粒/株。核供体PI004 的F1 不育度较低,部分节位上长出不育肉夹,部分节位上结实正常,自交结实率约为15 粒/株。回交各世代的育性表现也不同,SG01 和JX03 的BC1、BC2、BC3、BC4和BC5 的不育度与F1 基本相似,通过回交很难提高其不育率;而PI004 的各回交世代的不育度与F1 相比,花粉不育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从68% 到98%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G01 和JX03的核不育基因是主基因,分别为完全显性和不完全显性遗传,该组合后代的育性受一对基因控制。而PI004 的核不育基因具有数量性,是微效多基因,不育性受约6 对基因控制。

分类号: S565.103

  • 相关文献

[1]复粒高粱不育系的研究. 张晓娟,周福平,张一中,邵强,范昕琦,刘勇,柳青山. 2017

[2]中国大豆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与问题分析. 王曙明,孙寰,赵丽梅,王跃强,彭宝,范旭红,张宝石. 2009

[3]大豆不育系生理性状和基因表达与持绿关系分析. 曹帅,迟晓雪,张春宝,张春兰,李志刚,向殿军,包乌日娜,刘鹏. 2020

[4]大豆不育系花器官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研究. 孙佳尧,李资文,崔天宇,刘鹏,赵丽梅,李志刚. 2020

[5]线粒体ISSR与SCAR标记鉴定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 张春宝,李玉秋,彭宝,王鹏年,董英山,赵丽梅. 2013

[6]大豆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雌性育性对异交率的影响. 张井勇,闫昊,彭宝,张春宝,李慧,王鹏年,丁孝羊,林春晶,孙寰,赵丽梅,张伟. 2019

[7]人工控制条件下大豆不育系昆虫传粉技术研究. 王曙明,王跃强,李建平,李茂海,孙寰,赵丽梅,张宝石. 2010

[8]同核异质大豆叶绿体DNA的SNP分析. 林春晶,张春宝,赵洪锟,董英山,赵丽梅. 2017

[9]大豆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cDNA-AFLP分析. 丁孝羊,林春晶,彭宝,王鹏年,李文跃,张春宝,赵丽梅. 2017

[10]Ta1核不育基因对杂种一代的遗传效应. 陆维忠. 1985

[11]甘蓝型油菜核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 蒋梁材,蒲晓斌,王瑞,张启行,蔡平钟. 2000

[12]太谷核不育小麦子粒标记蓝粒的研究. 李生海,孙玉,赵怀生,吴会玉,黄家雍. 1992

[13]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基因的SRAP标记. 陈锋,张洁夫,陈松,顾慧,戚存扣. 2007

[14]水稻‘陆18S’核不育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 李建军,肖层林. 2012

[15]江苏省育成大豆品种(系)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徐海风,程保山,杨加银. 2013

[16]大豆荚数垂直分布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杜晶,李文霞,董全中,王萍,苏代群,孙明明,宁海龙,李文滨. 2019

[17]RIL群体中大豆籽粒脂肪酸组分QTL分析. 王茜,刘兵强,贾馨元,杨庆,黄冀楠,史晓蕾,杨春燕,陈庆山. 2023

[18]来源于野生大豆的多小叶性状遗传分析(英文). 王克晶,李福山,周涛,许占有. 2001

[19]DNA导入和系选大豆品种及其亲本遗传关系的SSR标记分析. 关荣霞,张磊,刘章雄,常汝镇,邱丽娟. 2010

[20]来源于野生大豆的多小叶性状遗传分析(英文). 王克晶,李福山,周涛,许占有.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