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叶型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小萍

作者: 王小萍;王云;熊元元;刘晓;李明红;张厅;赖谦;李春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SNP标记;叶型;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23 年 36 卷 011 期

页码: 2339-23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发掘与叶型性状关联的SNP位点,为茶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收集于四川本地的91份茶树自然群体开展简化基因组测序(GBS),并利用测序获得的863 468个SNP标记对叶长(YC)、叶宽(YK)、长宽比(CKB)、叶身(YS)、叶色(YSZ)、叶尖(YD)、叶脉对数(YM)和叶缘(YY)8个叶型性状开展基于广义线性模型[GLM(Q)模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在P<0.01条件下,其中6个性状共检测到38个显著SNP位点,分别是叶长(YC)关联到1个,长宽比(CKB)关联到24个,叶色泽(YSZ)关联到6个,叶尖(YD)关联到2个,叶脉对数关联到1个,叶缘关联到4个.38个显著SNP位点对关联性状的解释率为31.37%~60.70%.进一步在显著位点上下游50 kbp区域内进行候选基因挖掘,共得到8个候选基因:CS4011953(Sec11a)、CSA027293(CAD3)、CSA020561(GAE2)、CSA008530(AIM1)、CSA008531(MFP)、CSA008532(AIM1)、CSA008763(CYP72A154)、CSA029592(RABG3F).对候选基因进行GO和KEGG注释,根据注释结果初步预测基因CSA027293(CAD3)与长宽比(CKB)、CSA008763(CYP72A154)与叶色(YSZ)紧密关联.[结论]38个茶树叶型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发掘与2个候选基因预测可为茶树调控叶型基因精确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参考依据.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大豆叶型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鉴定. 王琼,朱宇翔,周密密,张威,张红梅,陈新,陈华涛,崔晓艳. 2024

[2]普通小麦抗倒伏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于海飞,杜晓宇,殷贵鸿,邹少奎,李楠,张倩,吕永军,王丽娜,王雅美,韩玉林. 2022

[3]芝麻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崔向华,隗正阳,杜振伟,周霞丽,刘焱,石明权,阚跃峰,张少泽,崔承齐,梅鸿献. 2023

[4]茶树苯乙醇樱草糖苷含量相关遗传位点的挖掘. 张力岚,杨军,王让剑. 2024

[5]茶树新梢中香叶醇樱草糖苷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王让剑,杨军,张力岚,高香凤. 2023

[6]茶树橙花叔醇和芳樟醇樱草糖苷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 张力岚,杨军,王让剑. 2024

[7]马铃薯叶型和种植密度对产量组分的影响. 段惠敏,卢潇,周晓洁,李高峰,文国宏,王玉萍,程李香,张峰. 2021

[8]橡胶林下不同叶型五指毛桃中活性成分的研究. 桂青,周立军,郑定华,潘剑,黄坚雄,袁淑娜. 2018

[9]早籼稻品种遗传改良进程中株型的演变特征. 袁江,王丹英,丁艳锋,廖西元,章秀福,王绍华. 2009

[10]水稻皱曲叶突变体rtl1的遗传分析与分子定位. 方云霞,宋修娟,彭友林,董国军,郭龙彪,曾大力,张光恒,颜红岚,钱前. 2011

[11]抗落叶型黄萎病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及相关基因的克隆. 白玮,张锐,牛天贵,郭三堆. 2005

[12]玉米外卷叶突变体的性状鉴定及遗传连锁分析. 杨萌,黄开建,文仁来,黄爱花,莫润秀,田树云,何雪银,翟瑞宁,韦新兴,弓雪,邹成林. 2024

[13]不同叶型大豆的器官平衡与产量. 宋书宏,关晓雪,董丽杰,白伟. 2011

[14]大豆种质资源叶型和荚粒性状的关系及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伍宝朵,陈海峰,郭丹丹,沙爱华,单志慧,张晓娟,杨中路,邱德珍,陈水莲,朱晓玲,张婵娟,周蓉,周新安. 2012

[15]水稻皱曲叶突变体rtll的遗传分析与分子定位. 方云霞,宋修娟,彭友林,董国军,郭龙彪,曾大力,张光恒,颜红岚,钱前. 2011

[16]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分化及落叶型菌株的分布. 朱荷琴,朱荷琴,冯自力,赵丽红,刘雪英,师勇强,李志芳,尹志新. 2010

[17]大豆叶型调控基因Ln及其同源基因单倍型分析. 李刚,周彦辰,熊亚俊,陈伊洁,郭庆元,高杰,宋健,王俊,李英慧,邱丽娟. 2023

[18]石榴品种叶片形态特征比较. 唐海霞,冯立娟,王中堂,鹿英,吴玉笛,尹燕雷. 2019

[19]水稻品种对水稻条纹病毒的抗性鉴定. 李莉,王锡锋,周广和. 2006

[20]慎重选择红麻品种促进红麻高产稳产. 孙进昌.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