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江木兰
作者: 江木兰;张学江;佘群新;葛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豆科植物;快生型根瘤菌;质粒类型;共生固氮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1990 年 04 期
页码:
摘要: 本文对大豆、野大豆、花生、大翼豆等寄主植物的根瘤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从几种寄主根瘤中分离出的快、慢生型菌株大约各占一半。在供试寄主植物上表现有效共生的菌株比例,慢生菌大于快生菌。大豆快生型菌株的质粒类型具多样性,按质粒图可分为26组。10种不同质粒类型代表菌株与太兴黑豆(与慢生菌广谱有效共生)有选择性地有效结瘤固氮,而与矮脚早(与慢生菌特异性有效共生)非选择性地有效结瘤固氮。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大豆寄主共生遗传控制研究进展. 江木兰. 2001
[2]不同营养元素对共生固氮潜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郑亚萍,郑永美,孙奎香. 2011
[3]花生根瘤菌的分离筛选及应用. 杜普旋,陈荣华,邓权清,鲁清,刘浩,范呈根,李少雄,洪彦彬. 2023
[4]慢生根瘤菌及其与花生共生机制研究进展. 吴月,隋新华,戴良香,郑永美,张智猛,田云云,于天一,孙学武,孙棋棋,马登超,吴正锋. 2022
[5]大豆根瘤菌SCAUs8的接种效果、促生性及系统发育研究. 陈远学,徐开未,邹兰,刘明,彭丹,黄莉平,冯伟进,阳帆. 2016
[6]白花草木樨结瘤缺失型突变体的结瘤表型及生物量分析. 王升升,段珍,周培,张吉宇. 2023
[7]↑(16)N天然丰度法测量豆科牧草共生固氮的评估. 姚允寅,陈明,马昌Lin,王志东,侯景琴,张丽红,骆永云. 1991
[8]~(15)N天然丰度法测量豆科牧草共生固氮的评估. 姚允寅,陈明,马昌燐,王志东,侯景琴,张丽红,骆永云. 1991
[9]大豆—根瘤菌共生固氮乙炔还原活体测定方法的研究. 常从云,孙克用,李奇真,杨孟佩,卢增辉,戴蜀珏. 1989
[10]大豆根瘤共生固氮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侯云龙,高淑芹,马晓萍,陈健,邱红梅,王跃强. 2017
[11]马桑简介. 周平贞,胡传炯,陈华癸. 1990
[12]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氮高效相关基因的鉴定. 郝青南,王程,陈水莲,沙爱华,单志慧,陈海峰,周蓉,周新安. 2012
[13]我国苜蓿根瘤菌与苜蓿共生固氮优良组合研究进展及前景. 马晓彤,刘惠琴,宁国赞. 2003
[14]花生抗青枯病材料的固氮性状研究. 廖伯寿,姜荣文,谈宇俊,饶荣华,唐桂英. 1992
[15]2;4-D对麦苗的刺激、抑制和致瘤效应的研究. 刘庆城,许玉兰,张玉洁. 1993
[16]中国苜蓿根瘤菌大面积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宁国赞,刘惠琴,马晓彤. 2001
[17]用~(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牧草的氮素营养. 韦东普,白玲玉,华珞,姚允寅. 2000
[18]石灰性土壤花生接种根瘤菌与施肥效应. 史清亮,李俊,贺跃武,葛诚,马玉珍. 2000
[19]快生型大豆根瘤菌(R.fredii)与不同地区栽培大豆的共生效应. 樊蕙,徐玲玫,葛诚,冯瑞华. 1991
[20]紫花苜蓿施氮研究进展. 王丹,谢开云,何峰,万里强,李向林.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麦稻轮作小麦化肥减量与有机替减对比增效试验
作者:王鹏;刘东海;张刚;张学江;何敏;赵以勤
关键词:稻茬麦;化肥减量;有机替减;对比增效
-
1.5%嘧菌酯•咯菌腈颗粒剂防治辣椒根腐病田间药效试验
作者:张学江;常威;陈婷婷;姜干民;向礼波;汪华
关键词:辣椒根腐病;1.5;嘧菌酯?咯菌腈颗粒剂;防效
-
五种杀菌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比较
作者:汪华;张素梅;常威;张学江
关键词:小麦茎基腐病;杀菌剂;防治效果
-
40%氟啶胺·异菌脲悬浮剂对白术根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作者:常威;张学江;汪华
关键词:40%氟啶胺·异菌脲悬浮剂;白术根腐病;防治效果
-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根腐病的影响
作者:刘东海;张学江;王鹏;胡诚;乔艳;张智;李双来
关键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根腐病
-
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作者:陈婷婷;向礼波;龚双军;张学江;元维军
关键词:苯丙烯菌酮微乳剂;稻瘟病;水稻;药效试验
-
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瘟病效果
作者:张学江;向礼波;杨立军
关键词: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稻瘟病;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