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牵牛花色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褚云霞
作者: 褚云霞;潘俊松;吴爱忠;蔡润;陈海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矮牵牛;花色基因;分离;应用;转化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13 年 33 卷 02 期
页码: 422-4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矮牵牛花色素苷生物合成过程中至少有12种酶参与,除了AAT、AMT之外的大多数相关合成酶结构基因已经被克隆,调节基因An2、An4及酶活性调节基因difF也先后从矮牵牛中分离出来。多种花色基因如DFR、F3′5′H、CHS、CHI、CHR、Lc等转化矮牵牛都能影响花色,外源CHS导入还会引起雄性不育。该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矮牵牛花色相关基因的分离、应用及外源基因转入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矮牵牛花色基因工程研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分类号: S681.9
- 相关文献
[1]F3′5′H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构建与矮牵牛遗传转化. 司爱君,祝建波,李吉莲,邓福军. 2008
[2]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的克隆及转化矮牵牛. 张林玲,金志强,苏伟,徐碧玉. 2003
[3]我国秸秆转化技术及其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朱旗军,刘魏魏,杨培龙,孟昆. 2024
[4]非组培遗传转化法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任海红,任小俊,王英,刘学义. 2010
[5]月季功能基因研究与应用进展. 谢吉容,程再全,唐开学,黄兴奇,梁国鲁. 2007
[6]面筋蛋白的组成、分离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郭俊杰,吴宏,张楠,连喜军. 2013
[7]植物原生质体分离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常胜合,孙威,许桂莺,王展,银曼妮,韩谦,魏卿,李敬阳,舒海燕. 2018
[8]天然辣椒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韩晓岚,胡云峰,赵学志,何洪巨. 2010
[9]海洋藻类藻胆蛋白的提取、纯化与应用研究进展. 于娇,胡晓,杨贤庆,陈胜军. 2018
[10]蓝藻沼液对矮牵牛生长和观赏品质的影响. 佘旭东,刘凤军,宋英,沈明星. 2013
[11]不同基因型矮牵牛高频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吕晋慧,王玄,王媛,杨明霞. 2011
[12]主成分分析法在矮牵牛种苗质量评价上的应用. 刘洪见,郑坚,张旭乐,陈义增,钱仁卷,张庆良,章莉莉. 2017
[13]矮牵牛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 鲁娇娇,陶承光,王平. 2009
[14]矮牵牛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 鲁娇娇,张青,王平,侯超. 2013
[15]矮牵牛花药培养的研究. 庞海峰,王平,姜策. 2007
[16]矮牵牛同源多倍体诱导及其初期表型差异分析. 蒋卉,袁欣,冯乃馨,张晶,李艳敏,符真珠,高杰,董晓宇,王慧娟,王利民,张和臣. 2019
[17]土壤水分调控对矮牵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白艳荣,蒋亚莲. 2019
[18]矮牵牛BBX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对不同光质的表达响应. 符真珠,蒋卉,王锐,王慧娟,李艳敏,徐梦岚,晁亚琮,董晓宇,高杰,王利民,张和臣. 2021
[19]矮牵牛F3'5'H基因在花瓣呈色中的作用解析. 符真珠,王锐,张泰然,王慧娟,高杰,李艳敏,蒋卉,王利民,袁欣,李彦邦,张和臣. 2021
[20]盆栽矮牵牛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杨正涛,刘东升,郝亮,马征,董晓霞,郑福丽,别庆福,张柏松,徐兴振.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黄瓜果实在不同播种时期下DUS测试性状的差异
作者:章毅颖;任丽;陈海荣;褚云霞;赵洪;张余;邓姗
关键词:黄瓜;播种时期;果实性状;DUS测试
-
芫荽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
作者:赵洪;李寿国;邓姗;章毅颖;张余;张靖立;黄静艳;褚云霞;陈海荣;任丽
关键词:指南;性状;芫荽;测试
-
上海莴苣越冬栽培技术
作者:张靖立;张余;黄静艳;李寿国;陈海荣
关键词:莴苣;冬季;大棚;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
辣椒CaERF70的表达特征和转录自激活活性分析
作者:张余;金明伟;任丽;章毅颖;赵洪;刘昆;邓姗;褚云霞;李寿国;张靖立;黄静艳;陈海荣
关键词:辣椒;基因克隆;转录活性;原核表达;非生物胁迫
-
上海市甘薯种质资源田间表型鉴定与评价
作者:黄静艳;章毅颖;李寿国;张靖立;陈海荣
关键词:甘薯;种质资源;表型鉴定;食用品质;上海市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红掌种质资源评价
作者:褚云霞;任丽;邓姗;李寿国;黄静艳;陈海荣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AHP);红掌;种质资源
-
异源表达莲脱水素基因NnRab18增强拟南芥胁迫耐受能力
作者:刘涛;盛江源;陈海荣;章毅颖;张荻
关键词:莲;脱水素;逆境胁迫;抗逆生理;蛋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