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叶片低温下积累花青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俊杰
作者: 朱俊杰;王天顺;牙禹;范业赓;廖洁;闫飞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莴笋叶片;低温;光抑制;光诱导;花青素;叶绿素荧光特性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180-1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冬季低温环境下莴笋叶片花青素积累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以期为莴笋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于常温季(10月中旬)、冬季低温初期(11月底—12月初)、中期(翌年1月中旬)和末期(翌年2月上旬)在广西大学试验基地活体监测莴笋叶片叶绿素荧光和光合气体交换特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H2O2)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花青素含量。【结果】与常温季相比,低温初期叶片凌晨最大光化学效率值(Fv/Fm)略降,基底荧光(Fo)略增,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下降8.9%,光化学耗散(qP)、光化学途径能耗效率占比[Y(Ⅱ)]和稳态净光合速率(Pn)略降,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则下降3.59μmol/(m2·s);SOD和POD活性分别增加5倍和1倍,CAT活性降低31%;H2O2和花青素含量分别增加81%和9倍。到低温中期时,Fv/Fm升至0.85,Fo、ETR、Y(II)、Pn和Pmax回升至略高于常温季水平;SOD和CAT活性较初期增加1倍;H2O2含量略降,花青素含量增至初期的7倍。末期天气转暖时,Fv/Fm降至0.77,Fo上升到接近0.10的峰值,组成型能量耗散率[Y(NO)]占比高达34%,ETR、Pn和Pmax比中期分别降低22%、28%和33%;尽管SOD、POD和CAT活性在中期的基础上分别增加178%、28%和36%,而H2O2含量依然剧增1.36倍;花青素含量上翻了3倍。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花青素含量、SOD活性和H2O2含量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花青素、H2O2含量和光合速率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光合速率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论】与单独低温作用相比,低温和强光共同作用下莴笋叶片合成更多花青素,通过增加叶片温度、调节叶片能量平衡及与抗氧化系统共同作用等方式起光保护作用,为低温下光合机构功能维持及良性运转提供支撑。
分类号: S636.2
- 相关文献
[1]两系杂交稻PA64S/E32生育后期的光抑制和光合产物分配. 张云华,陈丽娟,王荣富,陈炳松,丁彪,吴海. 2006
[2]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亲本生育后期的光抑制和早衰特性. 王荣富,张云华,焦德茂,钱立生,于江龙. 2004
[3]不同高产水稻品种生育后期叶片光抑制、光氧化和早衰的关系. 焦德茂,李霞,黄雪清,季本华. 2002
[4]北京地区大叶黄杨春初返青过程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研究. 钟传飞,武晓颖,姚洪军,施征,高荣孚. 2008
[5]MdMYB1转录因子调控红星苹果果实着色的计算机模拟分析及表达验证. 张华磊,毛柯,刘志,谢兴斌,冯晓明,郝玉金. 2009
[6]芒果叶提取液生物合成纳米TiO2工艺优化及其抗菌性能. 许青莲,黄锐函,李宣林,邢亚阁,税玉儒,吴林,于晋泽. 2021
[7]中棉光诱导基因Gacab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李为民,王志兴,裴新梧,贾士荣. 2004
[8]水稻类病变(Lesion Resembling Disease)突变体对光照和温度的诱导反应. 王建军,张礼霞,王林友,张利华,竺朝娜,何祖华,金庆生,范宏环,于新. 2010
[9]牛心朴子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李树华,许兴,郑国琦,何军,马向前. 2003
[10]转PEPC基因水稻的光保护效应的研究. 张谦,焦德茂,张云华,黄雪清. 2004
[11]紫外线-B辐射与3种植物幼苗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紫外线-B敏感性的比较. 侯扶江,郑文菊. 2000
[12]低钾胁迫对玉米苗期光合特性和光系统Ⅱ性能的影响. 杜琪,王宁,赵新华,沙德剑,张艳正,赵凯能,党现什,于海秋. 2019
[13]苹果两种树形叶片对光强和CO2浓度互作的光合响应及光抑制特性. 林琭,李志强,蔚露,王红宁,牛自勉. 2020
[14]NaCl胁迫加重强光胁迫下超大甜椒叶片的光系统II和光系统I的光抑制. 宋旭丽,胡春梅,孟静静,侯喜林,何启伟. 2011
[15]植物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研究进展. 周娜娜,冯素萍,高新生,罗鑫,武耀廷. 2019
[16]水稻品种Lemont和七桂早光抑制特性的比较研究(英文). 卢荣禾,余辉,唐崇钦,刘丽娜,匡廷云,屠曾平,ClantonC.Black. 1998
[17]越冬期间桂花光系统Ⅱ行为特征分析. 时朝,胡艳霞,秦向阳,郑彩霞. 2017
[18]苹果四倍体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李林光,李芳东,王颖,王玉霞,李慧峰. 2011
[19]午间强光下籼粳杂种稻的叶黄素循环和CO_2交换特性. 季本华,朱素琴,焦德茂. 2000
[20]红萍的光合作用和光抑制的若干探索. 林勇,郭文杰,鲁雪华,刘中柱,陆培基.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国甘蔗良种繁育与种茎制种技术
作者:廖李权;邓宇驰;陈荣发;范业赓;吴宗猛;廖树冠;吴延勇;赖振光;李燕娇;周忠凤;吴建明
关键词:甘蔗;种业;良种繁育;制种技术
-
以Fv/Fm表征的甘蔗抗寒性与原产地气温的关系
作者:蔡博伦;卢永鹏;段维兴;朱俊杰
关键词:甘蔗;抗寒性;叶绿素荧光;选育时原产地气温
-
高耐铅芽孢杆菌筛选及其对鸡毛菜吸收铅的阻控效应
作者:梁雪莲;陈伟;张璐;廖洁;蒋文艳;陆玮璠;王海军;王天顺
关键词:芽孢杆菌;鸡毛菜;重金属;铅;阻控作用
-
雾培条件下3个马铃薯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及其微型种薯的繁育评价
作者:石达金;吕巨智;唐国荣;李发桥;谭贤杰;闫飞燕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种薯;雾培法;农艺性状;原原种;微型种薯;繁育;产量
-
甘蔗种茎发芽过程中生理指标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周慧文;闫海锋;丘立杭;周忠凤;范业赓;陈荣发;邓宇驰;杨本鹏;吴转娣;李文凤;蔡文伟;何为中;吴建明
关键词:甘蔗;发芽;激素;糖类;酶活性
-
羧基化纳米多孔碳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维生素C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蒋翠文;王彦力;梁静;牙禹;谢丽萍;李焘;宁德娇;黄晓川;唐莉;闫飞燕
关键词:羧基化纳米多孔碳粉末;维生素C;适配体;丝网印刷电极;电化学传感器
-
整秆式甘蔗收割机收割效果研究
作者:张华伟;吴建明;张胜忠;赖振光;范业赓;李燕娇;周忠凤;陈荣发;吴宗猛;吴延勇;邓宇驰
关键词:甘蔗;整秆式收割机;含杂率;蔗糖分;宿根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