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宏基因组技术的生鲜乳中耐热酶污染来源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代良超

作者: 代良超;逄晓阳;胡少震;喻东威;吕加平;逯刚;武俊瑞;张书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鲜乳;宏基因组;嗜冷菌;耐热酶;污染来源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24 年 24 卷 008 期

页码: 448-456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生鲜乳中的耐热酶会严重影响产品货架期的质量稳定性,而耐热酶的主要来源和污染途径一直存在争论.基于宏基因组技术分析中国某牧场的环境样本(牛舍垫土、TMR饲料)和生鲜乳样本(头三把奶、头三把奶之后生鲜乳、储奶罐中生鲜乳)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产胞外蛋白酶(EC 3.4.24.40)和脂肪酶(EC 3.1.1.3)的基因丰度,弄清储奶罐中生鲜乳的耐热酶污染来源.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牛舍垫土中的典型嗜冷菌丰富度,如假单胞菌属(1.57%)和不动杆菌属(1.56%)远高于其它样品,远高于头三把奶(0.26%,0.54%).通过微生物产酶基因分析,储奶罐中生鲜乳中产生耐热酶的微生物主要来自嗜冷菌,为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各样本中产蛋白酶的基因丰度为:牛舍垫土:8.71、头三把奶:0.18;产脂肪酶各的基因丰度为:牛舍垫土:16.19、TMR饲料:0.33、头三把奶:0.18、头三把奶之后生鲜乳:0.39、储奶罐中生鲜乳:0.22.此外,储奶罐中生鲜乳的脂肪酶基因在挤奶环节中基因重复率最低为57.14%.因此,微生物及其嗜冷菌通过牛舍垫土污染奶牛乳头,在挤奶环节会进入生鲜乳收集管路而造成污染.本研究为有效防控生鲜乳中耐热酶的污染提供了理论和数据基础.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乳中嗜冷菌检测和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吴杰,郑楠,王加启,孟璐. 2024

[2]原料乳及牧场环境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嗜冷菌污染源分析. 胡少震,逯刚,喻东威,吕加平,张书文,李莲瑞,逄晓阳. 2024

[3]实时光电微生物法快速检测生鲜乳中的嗜冷菌. 许振伟,韩奕奕,郑小平,孟瑾,邹明辉. 2012

[4]我国部分地区生鲜乳中极端微生物风险分析. 王帅,陈贺,赵艳坤,王富兰. 2022

[5]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探讨. 张铁亮,郑向群,师荣光,蔡彦明,姚秀荣,王跃华. 2009

[6]渤海莱州湾沉积物REE与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物源判别. 段云莹,裴绍峰,廖名稳,翟世奎,杨士雄,何磊,叶思源. 2021

[7]农田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刍议. 陈敏,梁志权,陈莉. 2024

[8]山东沿岸经济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分析. 杜瑞雪,范仲学,魏爱丽,蔡利娟,张斌. 2009

[9]红海湾银杏齿喙鲸(Mesoplodon ginkgodens)组织中的DDT. 刘会,甘居利,贾晓平. 2010

[10]三亚红沙港环境特征及赤潮生物调查. 李春强,刘志昕,朱白婢,彭明. 2009

[11]食品重金属污染来源的研究进展. 李玲,谭力,段丽萍,全沁果,刘波,王斌,闫旭宇. 2016

[12]白银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来源分析. 倪鼎文,南海,王婷. 2015

[13]茶叶中风险物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孙荷芝,周利,俞嘉伟,陈宗懋. 2022

[14]重庆市地下商场TVOC污染调查及来源分析. 高俊敏,陈磊,张英,金芬,李百战. 2012

[15]食用油脂中多环芳烃污染来源及控制技术研究展望. 乌日娜,金芬,杨莉莉,李永飞,江泽军,张鹏,邵华,金茂俊,郑鹭飞,王珊珊,佘永新,王静. 2015

[16]新疆2个典型甜瓜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及来源解析. 盘菊秀,沈琦,王晓婷,康琪,勿吉斯古冷,何伟忠,王成. 2025

[17]基于宏基因组学分析广西地区生水牛乳中嗜冷菌多样性. 赵利旦,黄丽,韦盘秋,黄加祥,曾庆坤,李玲. 2023

[18]冷藏兔肉中嗜冷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生物胺的特性分析. 王新新,刘芳,王道营,诸永志,吴海虹,卞欢,许晓曦,徐为民. 2014

[19]原料乳嗜冷菌的快速分离鉴定. 靳磊,LV Jia-ping,范贵生,WANG Hui. 2008

[20]一株虹鳟嗜冷益生菌Aeromonas popoffii的分离鉴定及体外抗病毒特性研究. 王宏磊,崔红玉,卢彤岩,徐黎明,刘淼,王云峰,王笑梅.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