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壤和播种深度下稻秸淋洗对小麦出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豆利岭

作者: 豆利岭;刘庆峰;王宁;于建光;刘满强;张永春;艾玉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播种深度;稻秸;淋洗;小麦;出苗;生长发育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9 年 23 期

页码: 106-110

摘要: 为准确评估稻秸对小麦的化感效应,有效设计农艺技术措施和配套农机操作,以应对稻秸还田产生的负面效应,开展不同土壤类型和播种深度下稻秸淋洗对小麦出苗及生长发育影响的盆钵试验。试验设置不覆盖稻秸直接降水(无秸秆淋洗)或覆盖稻秸后降水(秸秆淋洗)2种降水方式,选取2种土壤和3种播种深度,测定上述因素对小麦出苗率及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 d内模拟降水总量80 mm的条件下,高沙土中小麦的出苗率及生长发育状况总体好于黄泥土;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2种土壤中小麦的出苗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高沙土播种深度为5.0 cm、黄泥土播种深度为1.0 cm且覆盖秸秆时,小麦出苗率和群体地上部总鲜质量显著下降;秸秆淋洗显著抑制小麦出苗率和生物量,且抑制作用随小麦播种深度的增加而增强,当黄泥土中小麦播种深度达5.0 cm时,秸秆淋洗导致小麦不能出苗。在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区土壤黏粒含量较高的地区,当稻秸还田并伴有降水时,应避免小麦播种过深,以减轻稻秸还田对小麦出苗及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不同还田量及还田方式下稻秸淋洗对小麦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赵亚慧,王宁,于建光,豆利岭,刘满强,焦加国. 2020

[2]播种深度对心叶驼绒藜出苗的影响. 李柱,付爱良,沙吾列,郑晓红,杨刚. 2004

[3]土壤中镍生态阈值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王小庆,马义兵,黄占斌. 2012

[4]中国农业土壤中铜生态阈值的建立. 王小庆,马义兵. 2012

[5]夏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对播种深度的适应性. 张建华. 1993

[6]小麦种质资源耐深播性评价体系研究. 李永生,王兴荣,张彦军,李玥,苟作旺,陈伟英,祁旭升. 2021

[7]麦田恶性杂草节节麦发芽特性研究. 王克功,曹亚萍,任瑞兰,卫玲. 2010

[8]小麦种植不同耕作措施的对比. 程玉龙,张礼钢,翟步顺,缪东平,包金峰,缪昌根. 2015

[9]壳聚糖浸种对小麦出苗及活性物质的影响. 朱云林,顾大路,王伟中,杜小凤,杨文飞,孙爱侠,高怀中,施洪泉. 2019

[10]稻秸还田与播种方式影响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大田试验研究. 张斯梅,顾克军,许博,张恒敢,顾东祥,石祖梁,张传辉,杨四军. 2016

[11]烯唑醇种衣剂对小麦出苗和幼苗生长发育安全性的影响. 王汉芳,季书勤,李向东,张德奇,马西云,钱圆,时艳华. 2011

[12]药剂拌种对小麦出苗及病虫防控效果的影响. 汤永禄,吴春,马孝玲,刘学安,莫太相. 2011

[13]稻秸还田下耕作与播种方式对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 张斯梅,顾克军,张恒敢,顾东祥,张传辉,杨四军. 2017

[14]谈谈种菜的基本功(二). 刘志东,朱松民,陈爱星. 1999

[15]保水剂对土壤和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王汉民,刘松涛,曹雯梅,马丽,房卫平. 2006

[16]黑龙江不同类型土壤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王秋菊,张玉龙,赵宏亮,王晓岑,孟英,徐东斌. 2012

[17]旱地棉田不同底墒效应研究. 苏彩虹,王娇娟,郭创业. 1999

[18]作物水氮耦合效应的研究进展. 郭亚宁,周建朝,王秋红,宋柏权. 2019

[19]桃园生草研究进展. 白瑞霞,王越辉,马之胜,贾云云. 2016

[20]套餐肥对'寒富'苹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赵德英,张修德,袁继存,徐锴,闫帅,宋成秀,李燕青,程存刚.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