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诱变选育特小型黄瓜新种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余纪柱
作者: 余纪柱;顾晓君;金海军;张红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空间诱变;特小型黄瓜;选育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07 年 21 卷 01 期
页码: 45-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卫星搭载黄瓜自交系材料,通过地面种植、观察、分离、纯化,获得特小型黄瓜自交系CHA03-10-2-2。该自交系瓜长8cm左右,雌花节率达99.5%,表现稳定,可直接用于培育特小型黄瓜新品种。
分类号: S642.2
- 相关文献
[1]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野香优航1573. 李永辉,吴晓峰,罗来杨,谢红卫,蔡耀辉,谭勇,颜龙安,邱在辉. 2020
[2]应用空间诱变育种技术选育香稻新品种粤航1号. 周汉钦,何昆明,潘大建,范芝兰,吴惟瑞,陈顺佳,黄秋妹. 2003
[3]利用航天诱变技术选育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研究. 布哈丽且木,王奉斌,蔡栋,袁杰,张燕红,赵志强,朱小霞,文孝荣. 2014
[4]杂交水稻新组合五优航666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李瑶,黄千红,聂元元,毛凌华,蔡耀辉,颜龙安,颜满莲. 2015
[5]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673的选育研究. 黄庭旭,王乌齐,杨东,游晴如,郑家团,张水金,董瑞霞,谢华安. 2012
[6]杂交籼稻新组合花香7号. 向跃武,张志勇,蔡平钟,周贤明,张志雄. 2007
[7]早籼稻空间诱变新品种“浙101”的选育. 严文潮,孙国昌,俞法明,吴伟,徐建龙,刘庆龙,金庆生. 2006
[8]航天搭载对辣椒SP_1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初报. 龙卫平,廖森泰,郑锦荣,卢文佳. 2006
[9]培矮64S空间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李永辉,柳武革,王丰,刘振荣,刘宜柏,蔡耀辉. 2008
[10]满江红孢子果空间诱变效应的研究 Ⅱ空间条件对不同品系满江红耐荫性的影响. 鲁雪华,卞祖良,郭文杰,陈敏. 2002
[11]满江红孢子果空间诱变效应的研究 Ⅰ.高空条件对不同品系满江红孢子果生长发育的影响. 郭文杰,鲁雪华,林勇,陆培基,刘中柱. 2002
[12]果树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范建新,邓仁菊,李金强. 2008
[13]植物诱变新技术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赵春芝,罗建新,张建成,赵春慧,江平,周俊,洪勇枫. 2010
[14]空间诱变水稻新品种云粳43号的产量和品质特性分析. 游秀枫,严洪斌,董武壮,肖俊青,王秋英,苏振喜. 2018
[15]源于空间诱变的大麦纯合突变体的氮素吸收利用评价. 徐红卫,高润红,郭桂梅,李静,黄琳丽,张述伟,陈志伟,陆瑞菊,李颖波,刘成洪. 2022
[16]空间诱变创制不结球白菜晚抽薹新种质及新品种艳春的选育. 李晓锋,朱红芳,朱玉英,侯瑞贤. 2018
[17]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Mt6172及其野生型叶片蛋白质组学双向差异凝胶电泳分析. 宋素洁,古佳玉,郭会君,赵林姝,赵世荣,李军辉,赵宝存,刘录祥. 2012
[18]食用真菌空间诱变育种研究. 贾建航,金德敏,边银丙,李金国,李荣旗,蒋兴村,王斌,翁曼丽. 1998
[19]空间环境对紫花苜蓿的生物学效应. 张月学,刘杰淋,韩微波,唐凤兰,蒿若超,尚晨,杜优颖,李佶凯,王长山. 2009
[20]空间诱变对青椒影响的初步研究. 耿月伟,郭亚华,谢立波,魏鲁玉,王雪,高永利,周宇.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豆籽粒Ve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张红梅;张威;王琼;贾倩茹;孟珊;熊雅文;刘晓庆;陈新;陈华涛
关键词:大豆;籽粒;Ve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大豆叶型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鉴定
作者:王琼;朱宇翔;周密密;张威;张红梅;陈新;陈华涛;崔晓艳
关键词:大豆;叶型;异形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SNP标记
-
大豆铝激活苹果酸转运家族基因GmALMT8的鉴定与功能验证
作者:刘慧;许文静;张红梅;刘晓庆;张威;王琼;朱月林;陈华涛
关键词:菜用大豆;苹果酸;候选基因;功能分析
-
大豆四种游离氨基酸高含量优异种质鉴定及GWAS分析
作者:熊雅文;贾倩茹;周苗苗;张红梅;陈华涛
关键词:大豆;游离氨基酸;全基因组关联分析;SNP
-
大豆株高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张威;许亚男;许文静;张红梅;刘晓庆;王琼;崔晓艳;陈新;王显生;陈华涛
关键词:大豆;株高;全基因组关联
-
高产优质多抗大豆新品种选育与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应用
作者:陈华涛;张红梅;崔晓艳;杨加银;俞春涛;徐泽俊;王学军;陈新;齐玉军;徐海风;黄波;袁星星;张威;王琼
关键词:
-
SCoT标记分析节瓜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杜旋;田守波;张红梅;刘娜
关键词:节瓜;SCoT;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