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甜玉米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振兴

作者: 吴振兴;郭国锦;吕桂华;陈坚剑;李向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甜玉米;适应性;主成分分析;筛选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21 年 011 期

页码: 102-106

摘要: 为准确评价不同鲜食甜玉米品种在浙江省东阳市的适应性情况,开展了15个品种的比较试验。对参试品种在生育期、株高、穗高等农艺性状和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等穗部性状进行比较,运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个品种的生育期差异较大,雪甜7401的生育期最短;在产量上,广良甜27号千粒重最大,产量最高;农艺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秃尖长,为85.2%;鲜穗产量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0.71%。综合产量和品质,筛选出适应当地种植的早熟优质品种有雪甜7401和圣甜白珠,晚熟品种有广良甜27号、金百甜10号和万鲜甜159。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国审甜玉米新品种晋超甜1号西南区表现分析比较. 卢保红,杜如珊,王志虹,马海林,王智源,张广峰,魏荣业. 2019

[2]盐城市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产量及性状主成分分析. 姬振蒙,沈业松,殷敏,朱丽,李亚芳,孙扣忠. 2024

[3]甜玉米浸泡工艺优化及营养品质评价. 董玲,付成平,黎剑,朱宇. 2015

[4]甜玉米发芽条件对其营养品质的影响. 董玲,黎剑,付成平,朱宇. 2015

[5]主成分分析在甜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董海合,李凤华,张旭,楼辰军,钱芳,杨兆顺. 2005

[6]河南省中低产田玉米新品种适应性筛选研究. 黄璐,刘京宝,夏来坤,赵霞,胡青妞. 2010

[7]水稻品种节水抗旱适应性筛选研究. 方宝华,庞冰,李文忠. 2009

[8]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品种柑橘制汁适应性研究. 王靓钰,夏其乐,陈剑兵,曹艳,张俊,关荣发. 2019

[9]不同作物在风沙土上的适应性研究. 王平,桂林国,蒋永前,穆和强,张晓霞,张九萍. 2005

[10]红壤兵陵区圆叶决明新品种的适应性研究. 文石林,徐明岗. 2001

[11]江淮杂交中籼适宜品种试验研究初报. 赵磊,胡燕,吴文革. 2012

[12]滇中温凉坝区蚕豆品种适应性筛选初报. 周绍松,王建新,郭云周,袁建富. 2002

[13]小型黄瓜雌性系品种适应性筛选试验. 李程,高晶霞,崔静英,秦小军. 2015

[14]不同鲜食大豆品种在桂西北山区天峨县的适应性评价. 郭昌永,陈渊,梁江,郭小红,韦清源,陈文杰,汤复跃. 2021

[15]不同鲜食大豆品种(系)在赤峰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周学超,丁素荣,魏云山,周艳芳,魏学,娜日娜,李峰. 2017

[16]不同玉米品种在晋北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李洪,王瑞军,王彧超,杨志斌,李联梅. 2018

[17]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评价非洲菊不同品种对低温弱光的适应性. 石乐娟,吴青青,王维泽,张丽,杨胜俊,许红娟,崔嵬. 2020

[18]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茶树品种在湖北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马林龙,曹丹,刘艳丽,金孝芳. 2020

[19]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茶树品种在重庆地区的适应性评价研究. 翟秀明,李解,廖雪萍,贾玉梅,谷雨,张维,唐敏,侯渝嘉. 2022

[20]宁夏日光温室不同产地香椿品种适应性初步评价. 尹志荣,杨洋,董立国,李程.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