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条件下氮钾肥基追比对风沙地土壤养分、酶活性及花生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陶群

作者: 陶群;姜美丽;修翠波;史普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膜下滴灌;基追比;土壤养分;酶活性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1016-10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提高东北农牧交错区花生的科学施肥效果,明确水肥一体化条件下肥料最佳的基追比例,在田间膜下滴灌条件下,设计了不同基追比(每公顷施用氮肥68.18 kg,磷肥22.08 kg,钾肥174.33 kg;磷肥全部用作基肥,氮肥和钾肥按全部施肥量的0、20%、40%、60%、80%和100%作为追肥),分别于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饱果期各施肥1次,即T0、T20、T40、T60、T80和T100处理,其余作为基肥。研究调查了不同基追比对风沙地土壤养分、酶活性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氮含量、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随追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层厚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追肥比例的增加,花生产量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均比传统施肥方式T0有所提高,两年增产幅度为3.77%~41.27%;在T60时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6427.7 kg/hm~2和6046.8 kg/hm~2;全部用作追肥时增产不明显,两年平均增产4.53%。综上所述,田间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全部施肥量的40%用作底肥,60%用作追肥时效果最佳。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有机肥C/N优化下氮肥运筹对烟株根际无机氮和酶活性的影响. 丁效东,闫慧峰,张士荣,陈伟贤,郭俊杰,魏彬,王军. 2016

[2]开花期补充水肥对花生田土壤水分、氮磷养分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 戴良香,宋文武,丁红,刘孟娟,张冠初,史晓龙,张智猛,李文金. 2018

[3]花生膜下滴灌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胡宝忱,李绍会. 2013

[4]膜下滴灌对花生施肥农学效率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程亮,曲杰,高建强,刘建峰,丁红,张智猛. 2016

[5]花后膜下滴灌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丁红,张智猛,康涛,戴良香,宋文武,慈敦伟,秦斐斐,刘孟娟,付晓,祝令晓. 2014

[6]滴灌条件下花生单粒播种密度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王亮,李艳,王桥江,左文庆,张力,刘志刚,韩萍,魏建军. 2015

[7]新壮态叶面肥与冲施肥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王志伟,于树涛,陈荣华,董泰丽,付传翠,宋国生,孙妍,李根儿,王传堂. 2021

[8]气候变化对新疆膜下滴灌花生适宜播期的影响. 申孝军,张笑培,姚宝林,李强,薛铸,董建舒,衣若晨. 2023

[9]不同滴肥方式对花生生理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关冰. 2015

[10]不同生育时期膜下滴灌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康涛,李文金,张艳艳,张利民,陈建生,李海东,任志红,张智猛. 2015

[11]膜下滴灌追肥对花生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丁红,张冠初,石程仁,徐扬,慈敦伟,袁光,秦斐斐,姜常松,张智猛. 2020

[12]秸秆与氮肥配施对辽西旱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高金虎,孙占祥,冯良山,吴昌娟. 2012

[13]生物质炭添加量对贵州尖椒生长及土壤肥力与酶活性的影响. 谢婷婷,赵欢,肖厚军,胡岗,左明玉,周开芳,秦松. 2021

[14]褐煤提取腐植酸对土壤酶活性和养分的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孙倩,刘建龙,霍连飞,李允聪,李雪,夏礼如,周忠凯,张美娜,李彬. 2020

[15]长期施肥对根系及土壤微生态环境、养分和结构的影响综述. 杨文飞,杜小凤,顾大路,吴传万,王伟中. 2020

[16]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田小明,李俊华,王成,褚贵新,危常州. 2014

[17]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旱地土壤养分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马星竹,郝小雨,赵月,郑雨,邢占强,于磊,姬景红,刘双全. 2024

[18]核桃不同套种模式对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曾成城,秦芳,苏利荣,李琴,苏天明,何铁光,俞月凤,黄嘉诚,谢代祖. 2021

[19]有机物料与化肥长期配施对小麦玉米轮作潮土细菌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 张灵菲,马垒,李玉东,郑福丽,魏建林,谭德水,崔秀敏,李燕. 2023

[20]解淀粉芽孢杆菌ck-05对槟榔生长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刘小玉,付登强,余凤玉.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