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贮藏过程中生物胺变化规律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晨怡

作者: 何晨怡;童琳娜;王楠;王伟;谢广发;金建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酒;贮藏;生物胺;高效液相色谱;变化规律

期刊名称: 食品研究与开发

ISSN: 1005-6521

年卷期: 2019 年 021 期

页码: 32-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检测黄酒中生物胺(biogenic amine,BA)的方法基础上,对5种市售黄酒贮藏过程中生物胺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建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结果显示,HPLC法检测5种生物胺的平均回收率均在95%以上.5种黄酒酒样中都未检出精胺与亚精胺.25℃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黄酒中尸胺的含量呈下降趋势;组胺仅在女儿红黄酒中检出,含量变化不显著,在1.63 mg/L~4.03 mg/L范围之间;酪胺在女儿红、西塘、上海黄酒中的含量逐渐上升,香雪、善酿黄酒中未检出.37℃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黄酒中尸胺的含量呈下降趋势;酪胺在女儿红、西塘黄酒中呈上升趋势,在香雪、上海、善酿黄酒中未检出;组胺仅在女儿红黄酒中检出,含量变化不显著,在0.04 mg/L~1.55 mg/L范围之间.该方法检测的生物胺总量范围在0.54 mg/L~28.86 mg/L.

分类号: TS262.4

  • 相关文献

[1]腌干鱼贮藏过程生物胺的变化及其货架期研究. 陈玉峰,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邓建朝,林婉玲,胡晓,荣辉. 2016

[2]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饲料中9种生物胺. 田颖,张丽英,陈义强,杨文军. 2023

[3]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生物胺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董艺伟,李保国,郭全友,何木. 2016

[4]大肠杆菌YSY1产腐胺特性及相关基因分析. 徐文娟,刘芳,王道营,诸永志,周涛,徐为民. 2013

[5]恒温储存条件下餐桌剩余食物中6种生物胺含量变化研究. 蔡云霞,杨莹,王兴,韩晴,李俊. 2018

[6]生物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翟红蕾,杨贤庆,郝淑贤,岑剑伟,魏涯. 2011

[7]不同贮藏温度下鲐鱼生物胺变化的研究. 赵庆志,邓建朝,杨贤庆,李来好,胡晓,王锦旭,吴燕燕,魏涯. 2018

[8]柱前荧光衍生-离子液体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食品中生物胺. 李宏,史巧,王馨蕊,陈骏飞,肖飞健,杨亚玲. 2022

[9]不同贮藏条件下南美白对虾中生物胺的变化. 王静玉,曲映红,刘志东,陈舜胜,施文正,周惠敏. 2021

[10]芝麻油中芝麻素、芝麻林素的研究. 许荣年,秦志荣,任一平,丁献荣,孙荣华,陈青俊. 2006

[11]芦笋贮藏过程中功能成分的变化研究. 熊光权,周明,叶丽秀,杜欣,张宁波. 2005

[12]春见橘橙耐贮性及理化性状变化研究. 温寿星,黄镜浩,蔡子坚,林晓姿. 2009

[13]黄酒中甜蜜素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吴刚,鲍晓霞,虞慧芳,叶庆富. 2006

[14]辐照加速黄酒陈化效果的研究. 华粉妹,陈秋方,虞云涛,黄柳根,李家寿,陶月春,郑义民. 1989

[15]黄酒陈酿用陶缸的透氧模型建立. 李维新,何志刚,林晓婕,梁璋成,任香芸,林晓姿. 2016

[16]响应面法优化莲子黄酒的发酵工艺条件. 吴灿,夏延斌,唐鑫. 2013

[17]A A D Y在无蒸煮麦曲黄酒酿造中的应用. 陈佩仁,叶春勇. 2005

[18]糖化发酵剂对黄酒中高级醇含量的影响. 张兴亚,高梦莎,蒋予箭. 2012

[19]黄酒中高级醇含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张兴亚,林玲,蒋予箭. 2011

[20]无蒸煮酿造的麦曲黄酒. 叶春勇,陈佩仁.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