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生草模式土壤固碳潜力——以福建省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义祥
作者: 王义祥;王峰;翁伯琦;罗旭辉;黄毅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福建;果园生草;土壤;固碳潜力
期刊名称: 亚热带农业研究
ISSN: 1673-0925
年卷期: 2010 年 06 卷 03 期
页码: 189-192
摘要: 以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果园生草管理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土壤有机碳的变化量来估算福建省果园生草管理的土壤固碳潜力。结果表明:与1996年相比,2007年生草果园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了37.0%,土壤容重降低了1.8%。与清耕模式相比,生草模式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其土壤碳年变化量是清耕模式的3.2倍,土壤固碳速率为714.52 kg.hm-2.a-1。福建省果园生草模式土壤固碳潜力为3.26×105t.a-1,其中,以漳州地区最高,占36.3%。
分类号: S66`S55
- 相关文献
[1]亚热带果园土壤固碳潜力估算——以永春县为例. 王义祥,田娜,王成己,翁伯琦,黄毅斌. 2015
[2]生物炭对土壤肥料的作用及未来研究. 何绪生,张树清,佘雕,耿增超,高海英. 2011
[3]加入WTO后福建土肥科技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章明清,彭嘉桂. 2000
[4]福建耕地土壤硫库、形态及吸附特性研究. 彭嘉桂,章明清,林琼,李娟,陈子聪. 2005
[5]福建省不同区域土壤、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 许静,陈永快,邹晖. 2011
[6]广西和福建荔枝园土壤农药残留现状研究. 姚丽贤,黄连喜,李国良,杨苞梅,何兆桓,周昌敏,国彬. 2011
[7]福建省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估算. 王义祥,翁伯琦. 2005
[8]贵州主要作物固碳现状和潜力估算. 肖厚军,秦松,何佳芳,范成五. 2012
[9]秸秆还田固碳增汇效果研究进展. 罗龙皂,李渝,蒋太明. 2013
[10]我国土壤碳库及循环机制研究进展. 罗龙皂,李渝,蒋太明. 2012
[11]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长状况及固碳潜力空间分异研究. 吴振云,李进军,李娜,杨建红,席亚丽. 2020
[12]有机物料投入对作物产量及潮土固碳的影响. 杨苏,李传哲,王静,汪吉东,张永春,李辉信,艾玉春. 2020
[13]中国半干旱区农田土壤碳、氮、磷含量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胡延斌,张强,肖国举,仇正跻,李永平,郭占强. 2022
[14]生草栽培下果园土壤固碳潜力研究. 翁伯琦,王义祥,黄毅斌,王成己,叶菁. 2013
[15]鄱阳湖生态区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碳汇效应与固碳潜力的影响. 冀建华,刘秀梅,侯红乾,刘益仁,李祖章. 2012
[16]退化和恢复过程驱动的荒漠草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变化. 于钊,李奇铮,王培源,蒋齐. 2022
[17]海南水田土壤有机质分布规律及碳固定潜力. 孟磊,漆智平,何秋香,郭秋辉,丘秀灵,董兆佳. 2008
[18]南方红壤稻作系统与旱作系统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特征差异. 黄山,彭现宪,黄欠如,张卫建. 2008
[19]不同放牧梯度下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土壤碳氮变化及固碳效应. 闫瑞瑞,辛晓平,王旭,闫玉春,邓钰,杨桂霞. 2014
[20]长期施肥对我国典型农田土壤碳平衡的影响. 张文菊,徐明岗,丛日环,娄翼来,段英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期施用炭基有机肥对土壤铜形态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李艳春;叶菁;刘岑薇;林怡;王义祥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炭基有机肥;磷脂脂肪酸;土壤呼吸
-
牧草的重金属胁迫效应及修复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吴雅芬;周柳婷;王义祥;罗涛;黄小云;黄秀声
关键词:牧草;重金属污染;修复机制;影响因素;强化措施
-
四川宜宾稻米品质的影响因素及稻谷优质生产的综合技术解析
作者:包灵丰;江青山;张英;赵德明;贺兵;陈家彬;张杰;廖宗永;姜方洪;王峰;韩冬;李恒进;邬相宏
关键词:四川宜宾;稻米品质;影响因素;综合技术;解析
-
果园红壤供氮水平季节性变化及对长期套种绿肥的响应研究
作者:钟珍梅;李春燕;邢世和;翁伯琦
关键词:豆科绿肥套种;可溶性氮;季节性变化;氮水解酶;定位试验
-
浅谈观赏桃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作者:王峰;黄慧敏;吴金龙;王玲玲
关键词:观赏桃;品种资源;智慧园林;文化景观;生态环境
-
提升南方沿海四省(区)粮食产能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王义祥;王小龙;林怡;刘岑薇;叶菁;翁伯琦
关键词:粮食安全;产能提升;战略对策;南方
-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文昌鸡产蛋性能的影响因素
作者:任钰为;陈星;林燕宁;黄潇仙;洪玲玲;王峰;孙瑞萍;张艳;刘海隆;郑心力;晁哲
关键词:文昌鸡;全基因组重测序;遗传选择;产蛋性能;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