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发现一种外来蚜虫——刺槐附毛斑蚜Appendiseta robiniae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虞国跃
作者: 虞国跃;周达康;王合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刺槐附毛斑蚜;外来种;刺槐;形态学
期刊名称: 生物安全学报
ISSN: 2095-1787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69-72
摘要: 记述了采自北京刺槐上的1种中国的记录外来蚜虫——刺槐附毛斑蚜,它原产于北美,寄主为刺槐,在当地一些地区较为常见,并已扩散到欧洲等地。描述了有翅孤雌蚜、无翅雌性蚜和有翅雄性蚜的鉴别特征,并提供了生态图片。最后讨论了它的潜在危害性及蚜虫寄主植物、蚜群生活状及生态照片在蚜虫识别上的重要性。
分类号: S763
- 相关文献
[1]中国新外来害虫——洋白蜡卷叶绵蚜. 虞国跃,王合,王长月,冯术快,李忠良. 2015
[2]外来种小巢粉虱Paraleyrodes minei的识别及寄主植物. 虞国跃,彭正强,温海波,符悦冠. 2014
[3]海南、广西发现外来双钩巢粉虱. 虞国跃,符悦冠,贤振华. 2010
[4]刺槐对3种抗生素敏感性的测定. 牛正田,张秀海,罗晓芳. 2004
[5]刺槐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水分与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张圆,王普昶,王慧慧,张莉,陈娟. 2014
[6]温度和PEG胁迫对刺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慧慧,王普昶,赵钢,孙秋,陈莹. 2014
[7]滨海盐碱地刺槐林土壤水盐、酶及养分动态. 秦永建,牛庆霖,贾波,毛培利,曹帮华,秦永刚. 2017
[8]3种栽培方式对刺槐耐盐砧木生长的影响. 商佳胤,黄建全,田淑芬,朱延林. 2009
[9]刺槐挥发性物质分析及美国白蛾的触角电位反应. 白鹏华,相伟芳,刘宝生,李敏,于金萍. 2018
[10]甘肃泾川中沟小流域不同坡位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特征. 张晓梅,邸利,史再军,费俊娥,王正安. 2019
[11]我国刺槐遗传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荀守华,乔玉玲,张江涛,张丽君,白,金,窦永琴. 2009
[12]刺槐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刘颖,王国义. 1996
[13]北京典型绿化树种幼苗对干旱-复水的光合生理响应. 赵娜,刘诗莹,李少宁,徐晓天,温佳美,鲁绍伟. 2022
[14]黄河故道不同灌水方式刺槐人工林幼树水分利用效率和生长特性. 陈金平,兰再平,杨慎骄,张笑培,孙尚伟,武鹏举. 2015
[15]干旱复水下北京地区刺槐与油松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赵娜,赵旭,李少宁,徐晓天,孙芷郁,鲁绍伟. 2023
[16]不同林龄刺槐叶功能性状差异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段媛媛,宋丽娟,牛素旗,黄婷,杨改河. 2017
[17]间伐和不同引种植物对刺槐林下群落的影响. 伏成秀,杨济达,张庆,曾贞,董云峰,史君怡. 2021
[18]刺槐上分离出的花生矮化病毒的研究. 张宗义,陈坤荣. 1998
[19]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不同径级林木空间结构特征. 张岗岗,王艳艳,刘艳萍,王晶,范定臣,李曼颖. 2023
[20]外来种隐蔽入侵:类型及影响. 国栋,潘慧鹏,张友军,万方浩.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枣疯病媒介昆虫研究进展
作者:杨帆;虞国跃;李姝;王甦;王山宁
关键词:枣;媒介昆虫;枣疯病;发生规律;植原体检测
-
北京新发现外来有害生物-西部喙缘蝽
作者:赵京芬;苏林;路红艳;郭蕾;陈宝悦;虞国跃
关键词:西部喙缘蝽;外来种;形态特征;寄主植物;危害
-
我国玉米新害虫-扁喙丽金龟Adoretus compressus(Weber,1801)
作者:杨帆;静大鹏;田小龙;虞国跃;王振营
关键词:玉米;新害虫;扁喙丽金龟;新记录种
-
危害栓皮栎的中国突瓣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一新种
作者:刘萌萌;虞国跃;李泽建;王凯;魏美才
关键词:突瓣叶蜂亚科;突瓣叶蜂族;栓皮栎;中国
-
瓜蓟马的识别与防治
作者:高勇富;虞国跃
关键词:
-
北京樱桃园斑翅果蝇发生动态及不同诱液诱集效果比较
作者:杨帆;王泽华;孙昂;虞国跃;王山宁
关键词:斑翅果蝇;樱桃;越冬;种群监测;诱液
-
黄曲条跳甲的识别与防治
作者:魏亦云;虞国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