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菌株在水稻品种上不同接种顺序的互作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文艳华

作者: 文艳华;何月秋;曾小萍;黄瑞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瘟病菌;相互作用;毒力频率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1991 年 01 期

页码: 86-91

摘要: 作者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单孢分离、孢子培养及接种方法,以毒力频率评价菌株间的互作类型,研究了4个单孢菌株及其组合在12个水稻品种上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组合、不同接种顺序、不同间隔时间接种,菌株间均有互作效应,但没有明确规律性。互作类型还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菌株在显症速度上也存在互作,显症速度与最终病情成正相关。单孢菌株的毒力频率越高,显症越快,显症率越高。本文最后对人工接种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江西省稻瘟病菌的无毒基因分析. 兰波,李湘民,何烈干. 2010

[2]江苏省稻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无毒基因组成分析. 沈乐融,齐中强,杜艳,于俊杰,俞咪娜,刘永锋. 2019

[3]福建省稻瘟病菌对主要抗瘟基因及主栽品种的致病性分析. 杜宜新,阮宏椿,石妞妞,甘林,杨秀娟,陈福如. 2016

[4]2011~2014年江苏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及毒力变化. 王伟舵,于俊杰,聂亚锋,尹小乐,俞咪娜,孟祥坤,刘永锋. 2015

[5]部分水稻品种对稻瘟病菌群体的抗病性分析. 袁洁,杨学辉,何海永. 2006

[6]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分析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李祥晓,王倩,罗生香,何云霞,朱苓华,周永力,黎志康. 2012

[7]福建省稻瘟病菌致病性及其无毒基因分析. 杨秀娟,阮宏椿,杜宜新,陈福如,王茂明. 2007

[8]22个垂抗稻瘟病基因在云南的利用价值评价. 李进斌,李成云,张庆,陈艳,雷才林,凌忠专. 2008

[9]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分析和利用评价. 马辉刚,曹九龙,胡水秀,黄瑞荣,涂雪琴. 2006

[10]江西省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分化. 李湘民,兰波,黄凌洪,何烈干,张天才,黄瑞荣. 2009

[11]江苏省稻瘟病菌毒性的群体结构分析. 陆凡,陈志谊,刘永锋,郑小波. 2002

[12]二十二个抗稻瘟病基因在云南的利用价值评价. 李进斌,李成云,陈艳,雷财林,凌忠专. 2005

[13]稻瘟病菌效应蛋白与水稻互作研究现状及展望. 巫浩翔,陆展华,方志强,陈浩,王石光,王晓飞,刘维,何秀英. 2023

[14]黄淮麦区26个小麦品种抗叶锈病初步鉴定. 井长勤,陈荣振,屈艾,王奎荣. 2003

[15]小麦品种(系)抗条锈病性鉴定及利用. 井长勤,陈荣振,冯国华. 2003

[16]四川小麦条锈菌对小麦品种(系)毒力频率测定. 杨家秀,刘正德,黄光明,李云鹤. 1993

[17]我国稻瘟病菌对水稻新品种(系)、新组合的致病性评价. 孙国昌,孙漱沅. 1997

[18]黑龙江省小麦白粉病菌毒性结构及毒力频率初步研究. 孟庆林,张匀华,季宏平,王芊,孙毅民. 2005

[19]应用毒力频率方法测定小麦品种抗白粉病性. 王锡锋,张忠山,王全成. 1993

[20]部分水稻栽培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分析及利用评价. 李进斌,罗朝喜,李成云,尹良芬.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