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对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抗性的生化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罗根
作者: 程罗根;陈之浩;李凤良;韩招久;李忠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菜蛾;杀虫双;杀螟丹;生化遗传
期刊名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030
年卷期: 2003 年 26 卷 03 期
页码: 49-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室内选育的小菜蛾抗杀虫双品系、抗杀螟丹品系和敏感品系 ,研究了各杂交世代小菜蛾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蛹期的乙酰胆碱酯酶 (AchE)和羧酸酯酶 (CarE)活性。结果表明 :杀虫双和杀螟丹的选择作用没有改变小菜蛾的性比、蛹重和羽化率等生物学特性 ;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AchE和CarE活性没有明显差异。由此进一步证明AchE和CarE的活性变化不是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性的主要机理。
分类号: S481.4
- 相关文献
[1]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药性遗传的DNA随机扩增多态性研究. 程罗根,李凤良,韩招久,李忠英,陈之浩. 2001
[2]杀虫双和杀螟丹选育对小菜蛾抗药性的形成及其抗性机制. 陈之浩,刘传秀,李凤良,韩招久. 1993
[3]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性的现实遗传力. 程罗根,李凤良,韩招久,李忠英,陈之浩. 2001
[4]小菜蛾nAChR靶标敏感性与沙蚕毒素类药物的抗性关系. 程罗根,于光,李忠英. 2008
[5]沙蚕毒素系列杀虫剂对水稻三化螟药效研究. 邓平华,陈业荣. 1985
[6]三种杀虫剂对甘蔗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罗志明,黄应昆,李文凤,卢文洁,王晓燕. 2010
[7]小菜蛾对杀螟丹抗性相关序列的代表性差异分析. 程罗根,陈之浩,张晓飞,李忠英. 2003
[8]小菜蛾对杀虫双的抗性遗传研究. 李凤良,程罗根,韩招久,李忠英,陈之浩. 1998
[9]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溴氰菊酯抗性遗传的RDA分析. 李忠英,陈之浩,程罗根,李凤良,韩招久. 2002
[10]大豆生化遗传研究——Ⅰ.超氧物歧化酶谱型Ⅰ和谱型Ⅲ的遗传. 庄炳昌,徐豹,王玉民. 1992
[11]3个不同品系中华鳖间外形、核型以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表达的差异. 张林,周剑光,张涛,何力. 2020
[12]江鳕生化遗传学特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初步分析. 张林,甘金华,何力,张涛,周剑光. 2022
[13]杀螟丹水剂防治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 束兆林,缪康,汪智渊,吉沐祥,赵来成,张建华,费子华,戴祝富,端木和林. 2006
[14]水稻黑点米形成原因初步研究. 杨红福,束兆林,姚克兵,于居龙,吉沐祥. 2016
[15]杀螟丹对稻纵卷叶螟的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效. 汪智渊,束兆林,吉沐祥,缪康,赵来成,费子华,张建华,陈源. 2005
[16]杀螟丹在苹果上残留动态研究. 黄永春,黄士忠. 2003
[17]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杀螟丹农药残留量. 陈红平,刘新,王川丕,汪庆华,蒋迎. 2013
[18]茶叶中杀螟丹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吴刚,虞慧芳,鲍晓霞,陈浩,叶庆富. 2006
[19]杀螟丹98% 可溶性粉剂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徐应明,李军幸,戴晓华,黄永春,孙国红. 2003
[20]杀螟丹在水稻植株及稻田土壤、水中的残留降解动态研究. 张泽华,高松,纪明山,王秀彪,苗淑梅.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Biolog代谢表型技术解析小菜蛾肠道细菌河生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李文红;李添群;郭涛;李凤良
关键词:小菜蛾;河生肠杆菌;代谢表型;生物学特性
-
饲养条件对人工饲料饲养七星瓢虫的影响
作者:余毅;程英;周宇航;李凤良
关键词:七星瓢虫;人工饲料;饲养条件;产卵介质;生物学特性
-
正交试验优化七星瓢虫成虫人工饲料
作者:程英;周宇航;冉海燕;金剑雪;李凤良
关键词:七星瓢虫;成虫;人工饲料;配方优化
-
宏基因组解析溴氰虫酰胺对小菜蛾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作者:李文红;向立刚;郑苹;李凤良;汪汉成;余知和
关键词:小菜蛾;宏基因组学;溴氰虫酰胺;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基因
-
甘蓝蚜和萝卜蚜OBP和CSP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李文红;程英;金剑雪;周宇航;李凤良
关键词:桃蚜;甘蓝蚜;萝卜蚜;气味结合蛋白;化学感受蛋白;序列比对;结构分析
-
贵州果园实蝇科害虫种群多样性分析
作者:叶照春;金剑雪;周鹏;刘刚;张鑫;李鸿波;程英;周宇航;李凤良
关键词:实蝇;多样性分析;贵州;果园
-
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策略
作者:王宇;金剑雪;李凤良
关键词:微生物农药;病虫害防治;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