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条件对人工饲料饲养七星瓢虫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余毅

作者: 余毅;程英;周宇航;李凤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七星瓢虫;人工饲料;饲养条件;产卵介质;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ISSN: 1008-0457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75-80

摘要: 为明确不同饲养条件对捕食性天敌昆虫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的影响,优化饲养技术,提升规模化饲养效率.本文研究了人工饲料在不同温度、湿度、光周期条件下对七星瓢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并探究不同产卵介质对成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0.5)℃时,产卵量最高为291.24粒,(28±0.5)℃幼虫期最短为14.76 d,产卵前期和幼虫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湿度在(70±5)%时幼虫和成虫存活率最高分别为36.67%、48.00%,产卵量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光周期在18L∶6D时,成虫产卵前期最短(9.30 d),卵的孵化率最高(52.22%),产卵前期和幼虫期随光照时间延长呈缩短趋势.七星瓢虫在甘蓝叶上产卵量最高(306.20粒),在保鲜膜上产卵量最低(230.38粒).综上,人工饲料饲养七星瓢虫幼虫的适合条件为温度28℃、湿度70%、光周期18L∶6D,成虫为温度25℃、湿度70%、光周期16L:8D,且在甘蓝上产卵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可为室内人工扩繁七星瓢虫提供参考.

分类号: S476.2

  • 相关文献

[1]草地贪夜蛾人工饲料及饲养条件的优化. 苏湘宁,李传瑛,黄少华,刘伟玲,章玉苹,潘志萍. 2019

[2]不同方式饲养的七星瓢虫对茶蚜捕食功能研究. 刘超,徐翔,肖科军,伍兴隆,刘虹伶,尹勇,黄琼,蒲德强. 2021

[3]不同种类花粉对七星瓢虫幼虫发育的影响. 伍兴隆,刘东阳,王勇,郭仕平,官宇,刘超,徐翔,蒲德强. 2020

[4]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曾睿琳,刘虹伶,冯长春,刘东阳,王勇,雷强,郭仕平,李斌,官宇,刘杨,刘超,伍兴隆,王小强,蒲德强. 2020

[5]不同剂型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张培旭,何恒果,雷敏,陆秋成,陈河竹,肖科军,彭应力,蔡鹏,房超,李跃建,蒲德强. 2024

[6]七星瓢虫的研究进展. 程英,李忠英,李凤良. 2006

[7]不同胡萝卜素浓度及饲料制作方法对七星瓢虫幼虫的影响. 陆秋成,刘东阳,王勇,徐金兰,江连强,刘超,蔡鹏,李跃建,何恒果,蒲德强. 2021

[8]七星瓢虫人工饲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孙毅,万方浩. 1999

[9]正交试验优化七星瓢虫成虫人工饲料. 程英,周宇航,冉海燕,金剑雪,李凤良. 2023

[10]非昆虫源人工饲料饲养的七星瓢虫对豆蚜的捕食功能. 程英,郅军锐,周宇航,李凤良,金剑雪,李文红. 2018

[11]七星瓢虫基础研究现状. 段宇杰,何恒果,蒲德强,杨慧,陈琪,陆秋成. 2021

[12]七星瓢虫的抗药性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金剑雪,李凤良,程英,李文红. 2014

[13]冬季笼养獭兔管理措施. 杨丰福. 2002

[14]贵蚕9号在高温高湿胁迫下的饲养表现. 黄礼平,姜虹,曾晓英,孙运朋,黄桂辉. 2012

[15]烟夜蛾人工饲养条件的筛选. 高玉红,赵卫星,邱中成. 2014

[16]茶毛虫实验种群生命表. 唐美君,殷坤山,郭华伟,肖强. 2012

[17]近年鸭病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张存. 2013

[18]禽流感促进家禽业向现代化饲养方式转变. 连京华. 2006

[19]肉用杂交牛一年出栏育肥方法. 吴乃科. 1997

[20]影响生丝强伸度因子的探讨. 柳德康,叶夏裕,吴尚才. 199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