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K-SPF鸭MHC Ⅰ区域微卫星标记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凌霞

作者: 韩凌霞;武永淑;吴少莲;彭蔚宇;王兴童;韩建林;陈洪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HBK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经典Ⅰ类分子;无特定病原体;微卫星标记

期刊名称: 实验动物科学

ISSN: 1006-6179

年卷期: 2015 年 32 卷 003 期

页码: 6-9

摘要: 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一组紧密连锁高度多态的基因群,与免疫反应或敏感性密切相关,鸭MHC Ⅰ区域全长36.8 kb,由TAP1、TAP2和5个MHC Ⅰ拷贝基因(UAA-UEA)组成.HBK-SPF鸭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培育的无特定病原体种鸭,分为B和Q2个品系,已封闭繁育了7个世代.本文在鸭MHC Ⅰ区域筛选了4个微卫星位点,通过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直接测序,发现A位点具有多态性,为(GT)n的重复结构,第6代HBK-B和HBK-Q的31个个体和第7代的140个个体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直接测序,在重复结构之前的108bp中,发现了4种纯合单倍型和6种杂合单倍型;B位点未得到目的产物;C位点位于MHC Ⅰ拷贝基因UDA和UEA之间,扩增结果与UAA和UBA之间序列高度同源,无法判断基因型;D位点表现为单态,为(ATA) 15的固定重复结构.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鸭MHC Ⅰ基因结构和建立家系提供了依据.

分类号: S-3

  • 相关文献

[1]HBK-SPF鸭MHCI区域微卫星标记分析. 韩凌霞,武永淑,吴少莲,彭蔚宇,王兴童,韩建林,陈洪岩. 2015

[2]无特定病原体HBK-B和HBK-Q种鸭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肖兵兵,韩凌霞,于海波,司昌德,徐佳,曲连东,韩建林. 2008

[3]无特定病原体京白鸡的G带和C带研究. 高鹏飞,曲连东,关云涛,韩凌霞. 2006

[4]HBK-SPF鸭MHCⅠ区域多态性分析. 武永淑,杨柳,杨超,李海超,廉传江,韩建林,韩凌霞. 2012

[5]我国H_5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遗传演化分析. 张建林,于康震,贾永清,陈化兰,邓国华,唐秀英,田国斌. 2000

[6]MHC单倍体型无特定病原体鸭的培育. 王兴童,孟兴,佟相慧,陈洪岩,韩凌霞. 2018

[7]无特定病原体麻鸭种群的建立. 韩凌霞,赵丽丽,于海波,张伟,张圆圆,陈洪岩. 2018

[8]SPF巴马小型猪的培育及应用. 姜骞,韩凌霞,司昌德,林欢,高彩霞,郭东春,张伟,刘家森,曲连东. 2017

[9]牙鲆3个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邵长伟,廖小林,田永胜,陈松林. 2009

[10]利用极端材料定位水稻粒形性状数量基因位点. 张强,姚国新,胡广隆,汤波,陈超,李自超. 2011

[11]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粳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陈涛,张巧凤,王才林. 2009

[12]微卫星标记在草原红牛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李向阳,张嘉保,赵玉民,胡成华,杨国忠. 2004

[13]利用微卫星标记对羊进行亲子鉴定. 粟朝芝,韩雪. 2015

[14]利用微卫星标记对两个世代百宜黑鸡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王文涛,阳光远,周时均. 2013

[15]仿刺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潘传燕,臧云鹏,廖梅杰,王印庚,荣小军,张正,李彬,陈贵平. 2012

[16]微卫星标记在鲟鱼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刘伟,孔杰,王霞. 2017

[17]基于微卫星的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张明均,李辰琼,陈琴,钟理,杨春燕. 2011

[18]磁珠富集法开发长臀鮠微卫星分子标记. 孔杰,蒋晓红,周洲,张竹青,周路,李道友. 2016

[19]小麦背景中源于长穗偃麦草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定位. 贺润丽. 2008

[20]高产大豆品种淮豆11的遗传组成分析. 杨加银,徐海风,程保山.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