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除CRFK细胞氨基肽酶N对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复制影响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晓彤

作者: 陈晓彤;郭慧娟;田进;王洪峰;史鑫琪;陈洪岩;夏长友;王金泉;孟庆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氨基肽酶N;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猫肾细胞

期刊名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ISSN: 1008-0589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306-3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猫氨基肽酶N(fAPN)参与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的感染过程,为研究f APN对FIPV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针对f APN第14外显子设计了1对sg RNA,将sg RNA退火后克隆至p X458质粒中,构建同时含有Cas9蛋白和sg RNA的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瞬时转染猫肾细胞(CRFK)中,24 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带有绿色荧光的单克隆细胞。单克隆细胞经稳定传代培养后,细胞中的绿色荧光消失,对细胞进行PCR和测序,结果显示:3株单克隆细胞在f APN第14外显子有1个碱基的插入,造成移码突变,导致f APN不能正常表达,表明敲除f APN蛋白的CRFK细胞系正确构建,命名为KO-APN14。将FIPV分别感染CRFK细胞及培养20代的KO-APN14细胞,48 h后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FIPV N蛋白的表达;将FIPV分别感染CRFK细胞及KO-APN14细胞,在感染4 h、12 h、24 h、36 h时采用RT-q PCR分别检测FIPV N基因、视黄酸(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 (MDA5)、Toll样受体3 (TLR3)、干扰素β (IFN-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转录水平。IFA结果显示:感染FIPV的CRFK细胞出现绿色荧光,未感染FIPV的CRFK细胞、未感染FIPV的KO-APN14细胞及感染FIPV的KO-APN14细胞均无绿色荧光;RT-q PCR检测FIPV感染各细胞后病毒N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感染FIPV的CRFK细胞相比,感染FIPV的KO-APN14细胞能够极显著抑制FIPV N基因的转录(P<0.0001);RT-q PCR检测FIPV感染各细胞后上述各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感染FIPV的CRFK细胞相比,感染FIPV的KO-APN14细胞能够抑制RIG-I、MDA5、TLR3、IFN-β、IL-6、IL-10、TNF-α及f APN的转录。综上所述,f APN是FIPV在侵入细胞及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FIPV引起的炎症反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为f APN在免疫炎症反应中作用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培育基因编辑抗病育种猫奠定实验基础。

分类号: S852.65

  • 相关文献

[1]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AH1905株N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王元红,邢雪,李传峰,朱杰,王勇,刘光清. 2020

[2]巴马香猪氨基肽酶N截短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王文秀,张艳,王宝琴,谢金文,刘博,沈志强. 2017

[3]猪δ冠状病毒氨基肽酶N的研究进展. 沈思思,陈亮,冯万宇,兰世捷,苗艳,李丹,张蕾,黄宝银,王欢,刘文,刘德会. 2021

[4]猫冠状病毒和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健,陈沁,王权,张建武,胡永强.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