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龟子绿僵菌黏附素基因mad1的敲除及功能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多子

作者: 闫多子;蔡霓;农向群;王广君;涂雄兵;张泽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MAD1;基因敲除;共生;花生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金龟子绿僵菌能够寄生昆虫,也能与植物共生。黏附素MAD1是绿僵菌与宿主互作初期的黏附因子。已知它在昆虫的侵染和致病中起重要作用,但与植物的互作机制报道甚少。为了研究MAD1在绿僵菌与植物共生中的作用,我们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金龟子绿僵菌mad1敲除株,并检测了敲除株的生长、产孢、孢子萌发及毒力等生物学特性,进一步利用qRT-PCR分析了MAD1在调节花生免疫响应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与野生型菌株相比,敲除株产孢量降低了43.67%,分生孢子萌发中时为27.69 h,显著长于野生型菌株的13.43 h。敲除株对家蚕的半致死时间LT50为8.9 d,较野生型菌株的7.62 d显著延长。敲除株处理花生6 h后,花生免疫类基因CNGC1、PCD4,抗病基因SWEET10及转录因子WRKY41、MYB86的转录水平出现显著上调,而钙调素CML5、CML19的转录表达受到明显抑制。本研究证明了mad1是金龟子绿僵菌产孢、孢子萌发及毒力的正相关基因,并且MAD1在金龟子绿僵菌与植物相互作用初期,抑制植物抗性级联反应,减弱过敏反应,降低对微生物的抵御能力,同时增强共生信号的传导,这些作用有助于金龟子绿僵菌在花生根组织上定殖。

分类号: S476.12

  • 相关文献

[1]绿僵菌黏附素MAD1体外表达及诱导花生响应的作用. 闫多子,蔡霓,王峰,农向群,王广君,涂雄兵,张泽华. 2021

[2]我国花生栽培种的共生差异与根瘤菌选择. 张学江,江木兰,姜荣文,佘群新,段乃雄,姚瑞林,李健宝. 1993

[3]花生田施用绿僵菌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李兴佳,冯晓洁,农向群,蔡霓,王广君,周淦,涂雄兵,张泽华. 2019

[4]花生播种期施用绿僵茵防治蛴螬的研究. 农向群,刘春琴,席国成,张星,张泽华. 2011

[5]花生播种期施用绿僵菌防治蛴螬的研究. 农向群,刘春琴,席国成,张星,张泽华. 2011

[6]对西花蓟马高效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筛选及在花生田间的应用效果. 裴松松,吴轩,李瑞军,赵丹,陆秀君,郭巍. 2021

[7]NM_6益生菌对肠道致病菌的生物拮抗和互利共生关系的研究.. 李巧贤,韩菊英,魏道茵. 1997

[8]兰科菌根真菌对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 Schltr.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陈晓芳,刘准,陶刚,朱英,刘作易. 2012

[9]根瘤菌、丛枝菌根(AM)真菌与宿主植物共生的分子机理. 王树和,王昶,王晓娟,金樑. 2008

[10]RNA-Seq在AM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邓杰,李芳,张伟珍,段廷玉. 2019

[11]致病杆菌功能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杨怀文. 2007

[12]稻镰状瓶霉对水稻白叶枯病的生物防治. 苏珍珠,冯晓晓,汪彦欣,刘小红,章初龙,林福呈. 2019

[13]稻镰状瓶霉促进水稻生长的机制. 苏珍珠,冯晓晓,汪彦欣,刘小红,章初龙,林福呈. 2019

[14]利用cDNA-SRAP技术分析天麻与蜜环菌共生时差异表达基因片段. 黄万兵,桂阳,卢颖颖,杨通静,朱国胜,侯颖辉,莫远琪. 2019

[15]新型菇菜连棚共生模式对环境因子的影响. 张黎杰,姜若勇,王夏雯,余翔,田福发,冯俊峰,宋金俤,李辉平,杨昌军. 2013

[16]越桔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和志娇,和加卫,和根强,杨洪涛,苏泽春,毕海林,和潭,杨正松. 2022

[17]丛枝菌根真菌与大田辣椒定殖共生研究. 娄璇,陶刚,王廿,卯婷婷,赵玳琳. 2019

[18]稻鸭共生技术中鸭的生产与利用. 汪丽. 2012

[19]异株克生因素对生物固氮的作用. 刘志芳,НАУМОВГ.Ф.. 2000

[20]内生木霉菌与石斛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 黄位年,曾华兰,华丽霞,叶鹏盛,何炼,蒋秋平,张敏.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