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玉米品种耐密性分析及其对主要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范继征
作者: 程伟东;闫飞燕;石达金;吕巨智;张玉;钟昌松;刘永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耐密性;农艺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7 年 36 卷 03 期
页码: 69-71+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10个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密度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穗粗均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出籽率随密度增加而升高;不同品种的空杆率、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产量随密度增加呈现不同变化。综合分析来看,品种中单901适宜密植(密度为69 000株/hm~2)且产量高(达10 138.70kg/hm~2)。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遗传改良对中国华北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产量的贡献. 谢振江,李明顺,徐家舜,张世煌. 2009
[2]新疆干旱区密植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耐密性分析. 杨杰,韩登旭,王业建,阿布来提·阿布拉,梁晓玲,郗浩江,李铭东,王仙,文丽伟. 2020
[3]河南省玉米品种利用原则. 王振华,魏昕,张前进,张新,鲁晓民. 2020
[4]松嫩平原中南部玉米新品种耐密性初探. 姜宇博,王俊河,于洋,宫秀杰,郝玉波,李梁,钱春荣,葛选良. 2016
[5]玉米品种耐密性研究及耐密型育种的思考. 卜俊周,岳海旺,谢俊良,彭海成,张洪彬. 2011
[6]玉米光合性能与耐密性关系的研究. 刘开昌,王庆成,张秀清,王春英,李爱芹,张海松. 2001
[7]玉米耐密育种及主要农艺性状耐密遗传基础的研究进展. 范俊山,赵晓雷,彭勃. 2014
[8]燕山北部丘陵区春玉米品种耐密性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边丽梅,孙峰成,董喆,郑伟,张丽妍,张昊,郝春雷,慈艳华,杜江洪,孟繁盛. 2021
[9]4个玉米自交系的耐密性研究. 任小燕,段运平,刘守渠,郭峰,郝曜山. 2018
[10]密度对耐密性不同玉米品种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 唐建华,张卫建,王延波,于吉琳,宋振伟,刘荣,王大为,刘颖,齐华. 2013
[11]新疆主要玉米品种密植条件下农艺性状及耐密性研究. 邵红雨,梁晓玲,阿布来提·阿布拉,韩登旭,杨杰,李铭东. 2013
[12]不同玉米品种耐密性比较. 阎超,李连禄,唐丽媛,许艳丽,赵明. 2011
[13]黑龙江北部早熟区玉米增密试验. 何长安,刘兴焱,杨耿斌,纪春学,王辉,张恒. 2016
[14]玉米叶片生理特性对密度的反应与耐密性. 刘开昌,王庆成,张秀清,王春英,张海林. 2000
[15]俄罗斯玉米种质选系的利用潜力分析. 刘志新,王延波. 2016
[16]对玉米的耐密性及选育耐密品种的探讨. 樊景胜,阎淑琴,马宝新,李德新,连永利,刘海燕,孙善文. 2002
[17]浅论玉米耐密性. 杨宗利,李积铭,李和平. 2015
[18]玉米南繁育种管理技术探讨. 王巍,薛永国. 2012
[19]重庆市玉米耐密增产试验研究. 周茂林,蒋志成,柯剑鸿,田红琳,苟茂海,郑阳. 2012
[20]密植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及品种耐密性分析. 董文召,张俊,韩锁义,张忠信,吴继华,宋江春,刘娟.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MaxEnt模型的银胶菊及其天敌银胶菊叶甲的适生区预测
作者:陈地宝;张玉;杨鸣;林蓉;刘万学;Weyl Philip;冼晓青
关键词:银胶菊;银胶菊叶甲;适生区;Max Ent
-
复垦土地夏玉米栽培技术
作者:杨琴;杨勤;岳丽杰;刘禹池;陈冠陶;陈玉峰;刘永红;王谢
关键词:复垦土地;夏玉米;栽培技术;土壤改良;高产高效
-
不同加工方式对体外模拟胃肠消化香菇活性物质含量及活性的影响
作者:姚芬;刘红霞;范秀芝;史德芳;殷朝敏;高虹;张玉;姚望
关键词:香菇;加工方式;总酚;总黄酮;粗多糖;香菇嘌呤;体外活性
-
雾培条件下3个马铃薯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及其微型种薯的繁育评价
作者:石达金;吕巨智;唐国荣;李发桥;谭贤杰;闫飞燕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种薯;雾培法;农艺性状;原原种;微型种薯;繁育;产量
-
中国西南地区旱坡地碳减排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王谢;杨琴;刘禹池;李芹;杨勤;陈冠陶;岳丽杰;张建华;陈新平;刘永红
关键词:温室气体;旱坡地;固碳减排;中国西南地区
-
马铃薯细胞壁蔗糖转化酶基因StCWIN1启动子克隆与表达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作用分析
作者:张玉;杨文静;刘璇;聂峰杰;张丽;石磊;张国辉;郭志乾;巩檑
关键词:马铃薯;细胞壁蔗糖转化酶;启动子;GUS活性;干旱胁迫;表达分析
-
紫花苜蓿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作者:张静怡;韩海斌;尹强;徐林波;张玉;王联德;林克剑
关键词:紫花苜蓿;连作障碍;自毒作用;功能微生物;农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