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缓释肥的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爱平

作者: 张爱平;刘汝亮;杨世琦;张晴雯;李友宏;杨正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侧条施肥技术;缓释肥;氮流失;水环境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2 年 31 卷 03 期

页码: 121-1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侧条施肥技术条件下不同缓释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特征的影响。与不施肥处理(CK)和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比较,利用侧条施肥技术高缓释肥处理(HF)水稻氮素投入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降低约40%,水稻产量没有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增加17.0%和16.6%。缓释肥各处理氮素回收率在54.5%~63.5%之间,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的36.9%。常规施肥处理田面水NH4+和TN在施肥后3d内即可达到最大值,随时间推移下降较快,而高缓释肥处理田面水NO3-含量在施肥30d后才降到最低;以尿素为氮源,施肥后的前9d是防止氮素流失的关键时期,以缓释肥为氮源,则前30d是防止氮素流失的重要时期。氮素渗漏淋失主要发生在生育前期,以NO3--N形态为主,占全氮流失量的64.8%~70.3%之间,高缓释肥处理的全氮渗漏损失量(14.86kg.hm-2)比当地农民常规施肥处理(23.43kg.hm-2)减少8.57kg.hm-2。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环境效益,侧条施肥技术可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施肥技术在水稻种植上应用。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侧条施肥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冒辛平. 2019

[2]福建山地丘陵区典型水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的特征分析——以武夷山和闽清为例. 李巍,罗旭辉,黄敏敏,张丽君,涂杰锋,占义清,林金美. 2019

[3]海洋最小含氧带氮流失过程与机制. 田东凡,李学刚,宋金明,李宁. 2019

[4]杨麦间作系统枯落物持水能力对地表径流氮流失的影响. 褚军,金梅娟,佟思纯,吴永波,薛建辉. 2020

[5]秸秆和肥料管理措施对太湖流域水稻种植氮流失的影响. 俞映倞,钱聪,杨梖,杨林章,何世颖,薛利红. 2024

[6]凤羽河流域典型降雨径流氮磷污染物排放特征. 金桂梅,刘宏斌,胡万里,付斌,翟丽梅,段宗颜,李文超,鲁耀,潘艳华,杜彩艳. 2017

[7]自然降雨条件下香根草生物篱对菜地土壤地表径流和氮流失的影响. 廖育林,谢坚,鲁艳红,郑圣先. 2009

[8]洱海流域农田土壤氮素的矿化及其影响因素. 郑洁,张继宗,翟丽梅,刘宏斌. 2010

[9]蚕豆秸秆还田减施氮肥对烟田氮流失控制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吴迪,李家逵,白继元,李江舟,李家瑞,徐高峰,申时才,陈华,何玉华,代快. 2023

[10]脱甲河农业流域土壤沉积物氮素时空分布与N2O释放. 吕成文,李玉娥,秦晓波,廖育林,李勇. 2016

[11]三峡库区紫色土柑桔园氮流失控制研究. 余涵,王成秋,谢德体. 2018

[12]江汉平原稻虾轮作模式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 陈玲,范先鹏,黄敏,刘冬碧,吴茂前,夏颖,张富林,张志毅,倪承凡,程子珍. 2022

[13]滇池流域农田土壤氮素流失影响因子研究. 张燕,王自林,李永梅,张怀志,张维理. 2012

[14]脱甲河农业流域土壤沉积物氮素时空分布与N_2O释放. 吕成文,李玉娥,秦晓波,廖育林. 2017

[15]农田施氮对水质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张亦涛,刘宏斌,王洪媛,翟丽梅,刘申,雷秋良,任天志. 2016

[16]不同施肥方法对双季稻区水稻产量及氮素流失的影响. 段然,汤月丰,王亚男,王伟政,白玲玉,吴翠霞,文炯,曾希柏. 2017

[17]闽西北烟-稻轮作系统地表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张玉树,丁洪,郑祥洲,陈静蕊. 2012

[18]植物浮床在养殖池塘水环境污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朱玲,关梅. 2013

[19]阴雨天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防治技术. 汪志清,栾凯,郑德斌,赵营. 2018

[20]西江广东鲂天然产卵场的水环境现状. 杨婉玲,赖子尼,魏泰莉,庞世勋.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