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山区坡耕地侵蚀耕作对土壤团聚体碳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樊红柱

作者: 张建辉;王勇;蒋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川北山区;耕作侵蚀;土壤团聚体;碳含量与储量;坡耕地

期刊名称: 农业机械学报

ISSN: 1000-1298

年卷期: 2015 年 46 卷 11 期

页码: 157-16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更好地了解耕作侵蚀对坡耕地土壤碳循环的影响,采用137Cs示踪技术研究了川北山区坡耕地土壤再分配对土壤有机碳和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该区土壤137Cs有效背景值比较,短坡耕地上坡部位(坡顶、坡肩)土壤中137Cs含量降低了76.91%,而下坡部位(坡脚、坡趾)增加了24.02%;坡耕地上坡部位发生土壤损失,耕作侵蚀平均速率为63.22 t/(hm2·a),占土壤总侵蚀的94.61%,耕作导致下坡土壤沉积,平均沉积速率为23.94 t/(hm2·a)。上坡土壤中大于2 000μm、250~2 000μm和53~250μm的团聚体所占比例显著低于下坡,而小于53μm的团聚体所占比例则相反;土壤及不同粒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与储量下坡显著高于上坡。土壤和不同粒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与137Cs面积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侵蚀引起土壤再分配造成上坡有机碳含量贫瘠,而下坡相对富集。因此,川北山区坡耕地施肥管理应关注土壤质量空间变异特征。

分类号: S157.1

  • 相关文献

[1]长期不同施肥和耕作对坡耕地黄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的影响. 白怡婧,刘彦伶,李渝,黄兴成,张雅蓉,蒋太明,秦松. 2021

[2]粉垄耕作对平地和坡耕地蔗田土壤有机碳矿化和结构的影响. 陈仕林,胡钧铭,黄忠华,李婷婷,郑佳舜,黄俞铭,罗维钢,何铁光,韦翔华. 2020

[3]强度耕作对~(137)Cs、~(210)Pb_(ex)和有机质剖面分布的影响. 李勇,白玲玉,张兴昌,Lindstrom M L,Bork H R. 2003

[4]等高草篱对坡耕地土壤苯磺隆残留迁移的影响. 王庆海,庞卓,郑瑞伦,李翠,陈洁,马雪菊,却晓娥. 2016

[5]不同管理措施对黄壤坡耕地径流氮输出的控制效果. 范成五,罗益,王文华,张邦喜,秦松,蔡景行. 2014

[6]辽西山地丘陵区坡耕地低产原因与治理对策. 陈玉玲. 2000

[7]贵州山区坡耕地钾素输入与输出研究. 陈正刚,李剑,朱青,王小多. 2009

[8]黔中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坡面防护技术研究. 夏锦慧,邓英,陈明华,肖厚军,蒋太明. 2004

[9]控氮对黄壤坡耕地小麦-玉米轮作土壤氮素分布特征的影响. 胡岗,刘桂华,范成五,张邦喜,敖明,柴冠群,秦松. 2018

[10]贵州坡耕地三种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对比研究. 朱青,陈正刚,李剑,熊燕华. 2012

[11]贵州山区坡耕地土壤可蚀性研究. 程李,王小波,陈正刚,朱青,李剑. 2013

[12]香根草篱和稻草覆盖对红壤坡耕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柳开楼,李亚贞,秦江涛,胡惠文,周利军. 2015

[13]坡耕地经济植物篱建设技术. 秦松,夏锦慧,邓英,李杰. 2004

[14]降雨对贵州坡耕地不同种植制度钾素的影响. 程李,王文华. 2014

[15]耕作措施与氮肥对黑土流失及氮损失的影响. 宿敏敏,王晓军,高洪生. 2017

[16]吉林省东部坡耕地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杜佃河,方向前,于钟富,吕端春,刘志友,王柄志. 2015

[17]桦甸市坡耕地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付稀厚,方向前,刘玉杰,张文军,杨宝君. 2015

[18]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陈光荣,张国宏,高世铭,郭天文,张晓艳,王立. 2009

[19]控氮对黄壤坡耕地小麦-玉米轮作土壤氮素分布特征的影响. 胡岗,刘桂华,范成五,张邦喜,敖明,柴冠群,秦松. 2018

[20]黔中黄壤坡耕地区域降水及其氮磷输入特征. 罗益,张邦喜,范成五,王文华,柳玲玲,任婧,秦松.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