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鲜食玉米小型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代玉立
作者: 代玉立;甘林;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形态学特征;致病性;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7 年 12 期
页码: 1341-13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鲜食玉米是福建省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丝状真菌引起的玉米叶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明确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可以为鲜食玉米病害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福州、莆田、漳州、南平和宁德5个地区采集的玉米病叶上典型的小型病斑(病斑长度<5mm)进行病菌分离和纯化,结果共获得103株单孢分离菌株。初步形态学观察后选取其中的8株代表性菌株进行鉴定,发现有5个菌株的形态特征与玉米小斑病菌的形态特征相似;而另3个菌株的形态特征与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形态特征极其相似。8个菌株接种感病玉米品种后出现了与田间相似的叶斑病症状。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8个供试菌株中有5个菌株鉴定为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2个菌株为玉米新月弯孢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1个菌株为画眉草弯孢叶斑病菌Curvularia eragrostidis。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福建省鲜食玉米叶斑病的病原菌为B.maydis、C.lunata和C.eragrostidis。其中C.eragrostidis引起玉米叶斑病在福建省属首次报道。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8个菌株对8个不同玉米品种的毒力表现出多样性。
分类号: S435.131
- 相关文献
[1]海南三亚和黄淮海地区玉米小斑病菌致病性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常佳迎,刘树森,石洁,郭宁,张海剑,马红霞,杨春凤. 2020
[2]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优势生理小种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李聪聪,王亚娇,栗秋生,纪莉景,王连生,孔令晓. 2020
[3]昆虫病原线虫异小杆属新种Heterorhabditis beicherriana共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 刘奇志,李星月. 2018
[4]大白菜褐腐病(茎基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周慧敏,谢学文,石延霞,郭英兰,李宝聚. 2012
[5]玉米弯孢叶斑病菌ATMT转化条件优化及转GFP单孢的获得. 陈茂功,林小虎,李洪杰,王晓鸣,周印富. 2011
[6]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毒素对玉米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诱导研究. 马春红,李运朝,董文琦,翟彩霞,范尉尉,柳斌辉,王立安,任会芳. 2007
[7]玉米小斑病菌复壮培养基的筛选. 李秀丽,董文琦,李运朝,贾银锁,马春红,王立安. 2008
[8]海南玉米小斑病菌室内药剂筛选及对戊唑醇、嘧菌酯的敏感性. 严婉荣,陈圆,肖敏,赵志祥,肖彤斌. 2018
[9]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代玉立,甘林,滕振勇,杨静民,祁月月,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2020
[10]江苏省玉米小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 任春梅,杨柳,缪倩,陆芳,顾雪,程兆榜. 2020
[11]白头翁3种提取液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效果. 申晓慧,张敬涛,姜成,刘婧琦,邱磊. 2010
[12]植物抗病性和病原菌致病性的基因关系. 韩旭. 2007
[13]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致病力的分化. 代玉立,甘林,滕振勇,石妞妞,阮宏椿,杜宜新,廖蕾,陈福如,杨秀娟. 2018
[14]玉米小斑病菌钙调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李志勇,贾丽霞,董金皋,董志平. 2011
[15]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致病型及其群体结构分析. 甘林,代玉立,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8
[16]培养条件对玉米小斑病菌毒素产量的影响. 王立安,齐志广,马春红,阎芝芬,魏建昆. 1999
[17]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异菌脲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及其田间防效. 代玉立,甘林,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7
[18]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代玉立,甘林,阮宏椿,廖蕾,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6
[19]黄淮海地区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与评价. 赵聚莹,蒋晓丽,贾海民,李术臣,石洁,张海剑. 2012
[20]玉米C群不同亚群雄性不育细胞质对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侵染的反应. 刘克明,苏海,崔洋,马春红,陈伟程,李大良.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广西市售辣椒重金属特征分布与健康风险评估
作者:时鹏涛;张莉娟;吴静娜;蓝唯;邓有展;罗景文;杨秀娟
关键词:辣椒;重金属;污染指数;污染评价;风险评估
-
香蕉枯萎病高效拮抗土著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效
作者:甘林;代玉立;刘晓菲;兰成忠;杨秀娟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解淀粉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抑菌活性;防治效果
-
抑霉唑、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在荔枝贮藏保鲜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评价
作者:吴静娜;韦璐阳;邓有展;时鹏涛;李今朝;杨秀娟
关键词:抑霉唑;咪鲜胺;咪唑乙醇;2,4,6-三氯苯酚;残留动态;膳食风险;荔枝
-
不同鲜食玉米品种鞘腐病抗病性及生防菌剂防病效果研究
作者:阮妙鸿;郑秀琴;甘林;黄伟群;代玉立;兰成忠;杨秀娟
关键词:鲜食玉米;鞘腐病;抗性测定;生态位;生防菌剂;生物防治
-
福建省水稻稻瘟病菌对丁香菌酯的敏感性分析
作者:黄艳琴;贾孟;徐婷;兰成忠;陈巧红;陈文乐;阮宏椿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菌;杀菌剂;丁香菌酯;敏感基线;抗性风险
-
福建省大豆胶孢炭疽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风险分析
作者:阮宏椿;黄艳琴;陈巧红;陈文乐;兰成忠
关键词:大豆胶孢炭疽菌;吡唑醚菌酯;敏感基线;抗性风险;交互抗性
-
复合生防菌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及其促生作用
作者:甘林;代玉立;兰成忠;刘晓菲;杨秀娟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复合生防菌;防治效果;促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