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合浦绒螯蟹和中华绒螯蟹的可食率和营养组成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茂磊

作者: 魏茂磊;张冬冬;庄振俊;姜晓东;刘凯;房伟平;吴旭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合浦绒螯蟹;中华绒螯蟹;常规生化成分;类胡萝卜素;脂肪酸组成

期刊名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ISSN: 1674-5566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329-3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主要分布在广西沿海,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养殖潜力,尚未见合浦绒螯蟹可食率和营养组成的报道。本研究以长江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对照,测定和比较了野生合浦绒螯蟹和中华绒螯蟹成蟹的可食率、色度值、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常规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合浦绒螯蟹雄体总可食率显著低于中华绒螯蟹雄体,但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和出肉率无显著性差异;无论雌雄,合浦绒螯蟹蟹壳湿样的a*值和b*值均显著高于中华绒螯蟹,合浦绒螯蟹雄体肝胰腺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中华绒螯蟹雄体;合浦绒螯蟹雌体性腺中水分含量显著高于中华绒螯蟹雌体,而合浦绒螯蟹雌体肌肉中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中华绒螯蟹雌体,合浦绒螯蟹雄体肌肉中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中华绒螯蟹雄体;合浦绒螯蟹雌体肝胰腺中ΣSFA、肌肉中C18∶1n、ΣMUFA、DHA/EPA和卵巢中C18∶0、C20∶1n9含量均显著高于中华绒螯蟹雌体;合浦绒螯蟹雄体肝胰腺中C22∶16n3、ΣPUFA显著高于中华绒螯蟹雄体。综上,合浦绒螯蟹和中华绒螯蟹具有相似的组织系数,但常规营养成分、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其遗传和生长环境有关。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杂交狼尾草对草鱼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冯德庆,黄勤楼,唐龙飞,钟珍梅,黄秀声. 2008

[2]青海核桃种质资源内含物多样性研究. 刘宝尧,刘小利. 2015

[3]谷子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李红,司俊玲,杜文娟,张喜文,李慧君,姚镜滢,申瑞玲. 2015

[4]稻草还田对油菜籽脂肪酸组成和主要品质的影响. 沈明星,吴彤东,陈凤生,莫美英,陆长婴,王海侯,施林林,邱荣生. 2009

[5]不同粒度脂肪酸钙在瘤胃中稳定性的研究. 何源,宋扬,张晓明. 2013

[6]羊肉脂肪酸组成的营养调控途径. 徐晨晨,罗海玲. 2016

[7]过瘤胃保护性精氨酸和大豆油对细毛羊肌内脂肪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李金霞,孙海洲,赵存发,桑丹,张春华,凌树礼,珊丹,任晓萍. 2012

[8]不同油脂对填饲期朗德鹅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及肝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唐军旺,方倩倩,邵荣益,刘均,熊化鑫,沈军达,牛冬,卢立志. 2018

[9]不同品种花生乳挥发性组分分析. 芦鑫,张丽霞,王奕芳,孙强,高锦鸿,黄纪念. 2018

[10]鸡蛋脂肪酸组成营养调控的研究进展. 张蓉,尚以顺,吴佳海,牟琼,陈光吉,李小冬,班宋智,张靖. 2019

[11]混合油脂对清远麻鸡胸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及其代谢组机制研究. 苟钟勇,崔小燕,范秋丽,李龙,林厦菁,王一冰,蒋守群,蒋宗勇. 2020

[12]干扰PTEN基因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姚大为,马静,陈丽丽,王添祯,孙欢,宋文芹,马毅. 2020

[13]文冠果油成分及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 刘金凤,张倩茹,尹蓉,韩彦龙,高忠东,殷龙龙,孙慧英,王贤萍. 2018

[14]不同溶氧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血液生化、脂肪酸组成及其抗海豚链球菌病的影响. 陈德举,强俊,陶易凡,包景文,朱昊俊,胡乐佳,徐跑. 2019

[15]东北地区大豆品种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分析. 苗兴芬,徐文平,李灿东,侯俊伟,徐晶,刘春燕,陈庆山,胡国华. 2011

[16]金花葵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其氧化稳定性研究. 李俊,李鹏飞,逯晓丹,陈永浩. 2018

[17]亚麻籽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邓波,门小明,吴杰,吕金辉,卢德秋,冯尚连,徐子伟. 2019

[18]基于气相色谱法的食用向日葵葵籽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研究. 刘文俊,苏锐. 2021

[19]黍稷籽粒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金灿,李克虎,Harold Corke,李海权. 2021

[20]大麦'花22'不同生育期的饲用品质及呕吐毒素含量. 黄水珍,冯德庆,黄秀声,黄小云.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