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包衣制剂对低温胁迫下不同熟期春玉米发芽和出苗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慧莹

作者: 杨慧莹;刘玉涛;王宇先;高盼;徐莹莹;于海林;王俊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低温胁迫;外源性制剂;早熟玉米;苗期形态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1-7

摘要: 针对东北春玉米春季低温冷害频发的问题,选取了4个不同熟期的玉米品种为试材,首先在低温4、5、6、7℃确定参试品种芽期及低温胁迫处理的临界温度,然后配制植物激素类、抗生素类以及植物激素和抗生素混合的11种制剂组合,在低温胁迫处理下测定玉米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以筛选出高效的耐低温制剂。结果表明:通过对4个发芽指标的比较,确定临界温度为5℃;11个制剂中芸苔素混剂可以提高4个品种的各发芽指标及田间出苗率,综合抗冷剂988及水稻抗冷剂则均表现为抑制作用;田间试验中早熟品种庆单9号对耐低温包衣制剂的响应好于晚熟品种先玉335。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低温胁迫下外源性制剂对玉米发芽率和幼苗形态的影响. 杨慧莹,刘玉涛,王宇先,高盼,徐莹莹,徐婷,王俊河. 2018

[2]不同氮吸收效率水稻品种的苗期铵吸收特性及生长差异分析. 黄秀,叶昌,燕金香,李福明,褚光,徐春梅,陈松,章秀福,王丹英. 2021

[3]早熟玉米新品种航天358选育及栽培技术. 范瑞,陈永欣,王早荣,王世荣,董立红,李文和. 2020

[4]巴彦淖尔市麦后复种早熟型玉米育苗移栽及直播技术研究. 杨文耀,李元清,张建忠,安玉麟,张来厚. 2005

[5]玉米新品种强盛389. 冯铸,许晶,王笑,唐丽微. 2018

[6]种植密度对大庆地区早熟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张哲,董娅佩,杨柳,师臣,赵践韬. 2019

[7]19个早熟玉米自交系改良德美亚3号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隋冬华,唐贵,武新娟,张冬雪,高佳缘,孙晶,刘金江,王江. 2020

[8]黑龙江省早熟玉米籽粒含水量与收购价格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研究. 宋英博. 2022

[9]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新玉9号的选育与推广. 王友德,饶春富,陈树宾,田永浩,郭斌,王婷. 2003

[10]黄淮海区域小麦、玉米双机收籽粒:实施措施及建议. 郑天存,戴景瑞,马志强,邱军,邓士政,谷登斌,王天宇. 2016

[11]玉米自交系K10及其近源系在早熟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王巍. 2010

[12]氮硫配施对早熟玉米叶片衰老的影响. 袁斌,李爱军,李作一. 2016

[13]北方春玉米区早熟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的研究. 李波. 2005

[14]早熟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研究. 岳焕荣,杨忠. 1997

[15]早熟玉米新品种内早20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冯勇,孙峰成,苏二虎,张来厚,赵瑞霞,刘志雄,石海波. 2013

[16]玉米自交系合344及其衍生系在早熟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王巍. 2011

[17]早熟优良玉米自交系新自224-1的选育研究. 阿布来提·阿布拉,梁晓玲,冯国郡,李铭东,黄永亮. 2005

[18]极早熟玉米重组群体籽粒脱水速率差异的初步研究. 李金良. 2014

[19]早熟、高产、高淀粉玉米新品种新玉28号的选育及推广. 王友德,陈树宾,郭斌,王婷,段震宇. 2007

[20]高纬寒地早熟玉米制种技术. 张作峰.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