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对不同品种水稻氮素利用及 碳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从夕汉

作者: 从夕汉;施伏芝;阮新民;罗玉祥;王元垒;许有尊;罗志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氮肥;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碳氮代谢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340

年卷期: 2019 年 53 卷 003 期

页码: 325-3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施氮量对不同品种水稻(Oryza sativa L.)氮素利用、光合效率及碳氮代谢的影响,以不同品种的水稻品种RH 003和wp 6为供试品种,氮肥运筹按基肥(50%)、分蘖肥(20%)和穗肥(30%)3次施用,通过设置4个施氮水平(N用量设0,120,195,270 kg·hm-2)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氮素水平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并探讨氮素水平下水稻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个水稻品种的子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施氮后,2个品种剑叶的长度和宽度都大幅增长.从产量构成因子来看,在一定范围内,施氮肥增产主要是提高了品种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随施氮量增加,植株地上部干质量显著增加,2个品种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偏因素生产力却逐渐降低,在120或195 kg·hm-2处理下,更有利于水稻品种获得最高的氮肥生理利用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与对照(0 kg·hm-2)相比,随施氮量增加,2个品种蔗糖合成酶活性变化幅度不大,而硝酸还原酶活性则表现了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且在120 kg·hm-2处理下,硝酸还原酶活性达最大.

分类号: S511.1

  • 相关文献

[1]施氮量对不同品种水稻氮素利用及碳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 2019

[2]氮肥调控对白浆土水稻产量效益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姬景红,李玉影,刘双全,佟玉欣,刘颖,张明怡. 2012

[3]氮肥水平对不同基因型水稻氮素利用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从夕汉,施伏芝,阮新民,罗玉祥,马廷臣,罗志祥. 2017

[4]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氮肥互作对玉米花后功能叶碳氮同化物的影响. 李明,李迎春,韩雪,牛晓光,马芬,魏娜,何雨桐,郭李萍. 2021

[5]不同生态条件下品种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美微,谢旭东,王晨阳,马耕,卢红芳,周国勤,谢迎新,马冬云. 2016

[6]密度和氮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朱珊,李银水,余常兵,谢立华,胡小加,张树杰,廖星,廖祥生,车志. 2013

[7]半干旱区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养分、氮肥利用率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王宇先,李欣洁,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张巩亮. 2024

[8]灌浆初期高温影响水稻籽粒碳氮代谢的机理. 王军可,王亚梁,陈惠哲,向镜,张义凯,朱德峰,张玉屏. 2020

[9]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宁慧峰,崔嘉欣,刘浩,孙景生. 2017

[10]硒对水稻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张木,唐拴虎,张发宝,黄旭,黄巧义,逄玉万,易琼. 2016

[11]不同硒累积型水稻耐高硒毒害差异特征研究. 卜少腾,李衍亮,李玉义,谭卓贤,张木. 2023

[12]黄淮稻区水稻品种氮肥利用效率比较分析. 孙志广,王宝祥,剧成欣,杨波,邢运高,徐波,刘艳,代慧敏,李景芳,迟铭,刘金波,李健,陈庭木,卢百关,方兆伟,徐大勇. 2019

[13]不同栽培模式对华南双季晚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潘俊峰,钟旭华,黄农荣,刘彦卓,田卡,梁开明,彭碧琳,傅友强,胡香玉. 2019

[14]控失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薛欣欣,吴小平,王文斌,张永发,罗雪华,王大鹏. 2018

[15]太湖地区氮肥减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红江,郑建初,郭智,陈留根,张岳芳,王鑫. 2016

[16]前氮后移对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红江,肖敏,张丽萍,陈留根,张岳芳,郭智,郑建初. 2017

[17]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研究进展. 张晓果,王丹英,计成林,徐春梅,陈松,章秀福. 2015

[18]灌溉模式与施氮量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以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褚光,陈婷婷,陈松,徐春梅,王丹英,章秀福. 2017

[19]控释尿素侧深施对机械精量穴直播水稻产量形成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褚光,徐冉,陈松,徐春梅,王丹英,章秀福. 2021

[20]不同肥料对华南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傅友强,钟旭华,梁开明,潘俊峰,刘彦卓,胡香玉,彭碧琳,陈荣彬,胡锐,黄农荣.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