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有序机抛秧栽培在双季早稻上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晨阳

作者: 吴晨阳;程驭;张晓红;夏慧婷;潘志军;周兵;许有尊;周永进;吴文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机械化栽培;有序机抛秧;双季早稻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23 年 64 卷 009 期

页码: 2140-2143

摘要: 试验考察 2021 年在庐江县选用有序抛秧机和毯苗插秧机栽培模式种植的 2 种早稻的秧苗素质、关键生育期、茎蘖动态、产量构成和理论产量等指标,探索验证机械有序机抛秧栽培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区适应性.结果表明,机械有序机抛秧栽培技术模式相比于传统毯苗机插模式,能显著增加秧苗白根数、每株叶面积和茎基宽,缩短秧龄,提高成穗率,平均增产幅度达到 12.4%.机械有序机抛秧栽培技术改善秧苗素质效果明显,秧龄弹性大,显著提升成穗率和产量,有望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水稻机械化栽培的重要选择.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栽插密度对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 胡启锋,钟珺,虞新华,刘增兵,邱时林,林洪鑫,李祖章. 2014

[2]东北杂交早粳稻在长江中游地区作双季早稻种植初步研究. 张武汉,杨峰,舒服,何强,隋国民,向晓诚,符爱斌. 2008

[3]秧龄对安徽沿江机插双季早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周永进,冯俊,陈刚,吴文革,许有尊,汪新国. 2015

[4]中科发早粳1号分子设计育种. 陈明江,刘贵富,肖叶青,余泓,李家洋. 2023

[5]基于目标区域温光比较的双季早粳稻试种. 欧阳由男,王艳丽,叶淑珍,何贤彪,秦叶波. 2021

[6]实地养分管理技术(SSNM)在华南双季早稻的应用效果. 钟旭华,郑海波,黄农荣,欧杰文. 2006

[7]聚氨酯包膜氮肥减施对双季早稻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周旋,康兴蓉,彭建伟,杨相东,钟雪梅,胡文峰,龙俊佑. 2021

[8]不同肥料运筹模式对江淮地区机插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 吴晨阳,潘志军,吕和平,吴文革,周兵,吴小文,陈刚,张晓红,尹玲. 2017

[9]早稻单产693.7kg/667m~2的生育特性及其栽培调控技术. 章秀福,王丹英,周昌南,姜海燕,徐春梅,李西明. 2005

[10]双季稻北缘早稻优化氮肥施用研究. 吴文革,徐军,袁功平,王世清,程凯青,李泽福,陈周前. 2007

[11]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水稻新品种稻米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卢朝军,周佳民,黄敏,黄万清,王全永. 2008

[12]1971-201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洪涝时空分布特征. 王慧芳,吴立,栾庆祖,郭伟,王芊,邢佩,张硕,高燕虎. 2019

[13]1971─201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洪涝时空分布特征. 王慧芳,吴立,栾庆祖,郭伟,王芊,邢佩,张硕,高燕虎. 2019

[14]草地贪夜蛾与东方黏虫的耐寒性及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情况比较. 常向前,吕亮,杨小林,王佐乾,张舒. 2024

[15]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科技发展之战略. 陈印军,侯向阳,高旺盛. 2000

[16]1958-2015年长江中下游寒潮时空演变特征. 王珂依,刘园,刘布春,邱美娟,杨晓娟,张玥滢,吴昕悦,肖楠舒,庞静漪. 2020

[17]长江中下游地区籼型超级稻品种分型及方法研究. 戴力,黄凤林,赵杨,匡炜,方宝华. 2021

[18]长江中下游地区畜禽承载力评估与预警分析. 肖琴,周振亚,罗其友. 2019

[19]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高产稳产机制的初步探讨. 赵景忠,汪建来,张平治,叶震. 1991

[20]长江中下游地区棉花涝灾渍害预防及灾后管理技术. 张翼,韩文兵,叶泗洪,齐苗,何团结.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