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的反季节杏鲍菇生产为何失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德宾

作者: 曹德宾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现代种业

ISSN: 1672-1918

年卷期: 2005 年 05 期

页码: 62

摘要: 反季节食用菌里历来是市场的宠儿,如6~9月份的杏鲍菇千克价曾达16~18元,8月份青岛(超市)的鲜香菇高达18元,而且由于货源太少而屡屡断货,菇农的生产效益很高。但是,德州的王先生专程来济反映:他们几个人联合投资20多万元进行的反季节杏鲍菇生产,历时数月、辛辛苦苦的管理操作,可最后只长"白疙瘩",没有任何商品价值,他们非常着急。笔者应邀去到现场,经座谈了解、观察分析,其失败原因主要有三点,今提出,希各地菇农朋友引以为戒,也希望王先生及其同事们不要因噎废食,应接受教训,意图"东山再起"。一、菌种没有脱毒处理。近几年,脱毒菌种已成为食用菌种市场的主流,也体现了菌种科技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由于脱毒后的菌种自身不携带任何病毒病菌,而且抗性大大提高,所以,对菌种进行脱毒

分类号: S646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