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唇壁蜂寄生螨安全防治药剂的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仙红

作者: 周仙红;宋美佳;曹衍斌;张安盛;李丽莉;门兴元;张思聪;庄乾营;翟一凡;于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寄生螨;浸渍法;双甲脒;乳酸

期刊名称: 环境昆虫学报

ISSN: 1674-0858

年卷期: 2017 年 39 卷 02 期

页码: 411-4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 Alfken寄生螨的安全防治药剂进行筛选。通过玻片浸渍法和浸虫法分别室内测定了12种常用杀螨剂和4种常用试剂对凹唇壁蜂蜂茧、成蜂及其寄生螨Tortonia sp.的急性毒力。结果显示,常用药剂中的双甲脒、乳酸、次氯酸钠、冰乙酸杀螨效果较好而对壁蜂和蜂茧的杀伤力低,其对蜂螨的LC50分别为81.81 mg/L,0.06 mg/L,0.14 mg/L,0.34 mg/L;对壁蜂成蜂的LC50分别为170.05 mg/L,0.64 mg/L,0.31 mg/L,0.47 mg/L;对蜂茧的LC50分别为5653.30 mg/L,0.47 mg/L,1.2 mg/L,0.59 mg/L。常用药剂哒螨灵杀螨效果较好,对蜂茧安全性高,对蜂茧的LC50为7441.91 mg/L,但对壁蜂成蜂不安全(LC50=648.58 mg/L)。阿维菌素对壁蜂成蜂、蜂茧和蜂螨毒力均较高,LC50分别为0.77 mg/L,122.66 mg/L,126.54 mg/L。因此,推荐使用对蜂螨药效好、对壁蜂和蜂茧安全的药剂双甲脒、乳酸、次氯酸钠和冰乙酸。建议哒螨灵、三氯杀螨醇在出蜂期间禁止使用,可以在茧期使用。常用药剂中唑螨酯、甲维盐及常用试剂中的甲酸等对蜂螨的效果相对较差而对蜂茧的影响较高,因而不建议使用。阿维菌素可用于预先处理蜂巢和蜂管。

分类号: Q965.9`S895.3

  • 相关文献

[1]新型甲酸凝胶缓释杀蜂螨剂对蜜蜂大蜂螨的落螨效果试验. 王强,周婷. 2005

[2]球孢白僵菌对亚洲玉米螟毒力生测方法比较研究. 关兵兵,张军,徐文静,李启云. 2014

[3]常用杀虫剂对龟纹瓢虫的毒力及其保护酶的影响. 张孝鹏,刘锦,王凡,王淑会,李东超,陈鹏,刘永杰. 2019

[4]抗动物微小牛蜱药物的筛选及其新复方制剂的研制. 孙红武,罗建勋,关贵全,高金亮,党志胜,马米玲,刘志杰,刘爱红,任巧云,欧阳五庆,殷宏. 2004

[5]溴氰菊酯·吡虫啉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联合作用. 胡本进,李昌春,石立,周子燕,张莹莹,段劲生. 2009

[6]用不同白僵菌中国分离株对青海血蜱饱血雌蜱进行生物防控. 任巧云,孙明,关贵全,李有全,刘志杰,刘爱红,马米玲,牛庆丽,刘军龙,殷宏,罗建勋. 2011

[7]玉米螟杀虫剂的室内筛选. 罗兰,于毅,袁忠林,徐艺伟,李丽莉. 2013

[8]滇南地区大、小蜂螨的治理方法比较. 胡宗文,余玉生. 2019

[9]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双甲脒、杀虫脒及其代谢物. 王丽,魏茂琼,康虹钰,陈兴连,兰珊珊,张学艳,刘宏程. 2024

[10]双甲脒和溴氰虫酰胺防治柑橘木虱不同配方的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 孙杨,谢秀挺,秦文婧,黄水金. 2019

[11]双甲脒和噻虫胺防治柑橘木虱高效配方的筛选初试. 孙杨,谢秀挺,秦文婧,黄水金. 2018

[12]橘全爪螨对双甲脒的抗性选育及其P450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 冉春,江高飞,刘斌,刘浩强,李鸿筠,王进军. 2012

[13]用~(14)C标记的双甲脒测定它在蜂蜜中的残留量. 曹国印,李芬. 1992

[14]桔全爪螨田间种群对双甲脒的敏感性及其两种酶的生化特性. 冉春,陈志永,陈洋,王进军. 2007

[15]四种农药亚致死剂量处理对意大利蜜蜂繁殖力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代平礼,王强,孙继虎,刘锋,王星,周婷. 2008

[16]四种农药对意大利蜜蜂的毒力测定. 代平礼,周婷,王强,刘锋,王星. 2006

[17]双甲脒防治桑树害虫朱砂叶螨的研究. 吴福安,田立道. 1993

[18]基于增强型脂质去除固相小柱净化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肉和猪肝中的双甲脒农药及其代谢物. 李建勋,王玉珍,吴翠玲,杨霞,单吉浩,范蓓. 2020

[19]蜂蜜中双甲脒残留量检测方法. 姚建仁,邵向东,吴金泉,冯峰. 2000

[20]4种农药对意大利蜜蜂的毒力测定. 代平礼,王强,孙继虎,周婷,刘锋,王星.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