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CMS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叶青静

作者: 叶青静;阮美颖;王荣青;姚祝平;李志邈;万红建;程远;杨悦俭;周国治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遗传分析;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7 年 12 期

页码: 4985-49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以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131BC5A与恢复系139D-21-3为亲本,构建了包含210个单株的F2群体,采用CAPS、SSR及SCAR等分子标记技术,对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研究。田间调查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F2群体的表现型中可育与不育的分离比为3:1。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从F2可育群体和不育群体中各随机选取10株,构建可育和不育基因池。研究选用295对引物在亲本间进行多态性筛选,其中43对引物在亲本间表现出多态。通过进一步分析43对引物在基因池间的多态性,筛选出Rf基因连锁标记14个。然后对F2群体的210个单株进行连锁分析,最后将恢复基因定位在SSR标记pep43和pep20之间,约3.9 c M(或498.6 kb)的区间内,与两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3 c M与2.6 c M。本研究为Rf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辣椒雄性不育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分类号: S641.3

  • 相关文献

[1]主要农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研究进展. 赵国龙,林春晶,金东淳,张春宝. 2020

[2]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L04-05A恢复基因的SSR标记. 郭秀娟,孙万仓,杨建春. 2015

[3]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SSR标记. 赵丽梅,王玉民,孙寰,赵洪锟,程延喜,彭宝,王曙明,张伟龙,董英山. 2007

[4]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定位. 朱家成,高玉千,张书芬,文雁成,王建平. 2008

[5]辣椒雄性不育分子研究进展. 徐晓美,衡周,王恒明,孙启迪,徐小万. 2024

[6]基于BSA重测序的辣椒CMS恢复基因连锁分子标记开发. 王萌,赵虎,徐晓美,潘尧铧,赵曾菁,吴星,王日升. 2023

[7]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RAPD标记. 汪志伟,向长萍,梅时勇,黄来春. 2004

[8]芥菜型油菜莫利(Moricandia arvensi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研究进展. 雷绍林,陈丽,杨雯竹,郭贵敏,秦信蓉,张星星,张敏琴,皮明雪,胡彩红,杜才富. 2018

[9]两份玉米CMS-C恢复系的育性恢复力测定及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牟碧涛,赵卓凡,岳灵,李川,张钧,李章波,申汉,曹墨菊. 2019

[10]辣(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与分布. 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 2007

[11]贵州地方稻种资源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材料的筛选. 阮仁超,陈惠查,杨玉顺,金桃叶,游俊梅. 1999

[12]甘蓝型油菜MICMS恢复基因的RAPD标记. 张洁夫,傅寿仲,戚存扣,浦惠明,陈新军,高建芹. 2005

[13]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标记定位. 连世超,雷梦林,张瑞军,白志元,张海平,卫保国. 2016

[14]甘蓝型油菜NCa CMS育性相关候选线粒体基因及其恢复基因的转录调控. 危文亮,王汉中,刘贵华. 2007

[15]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研究. 张书芬,王建平,朱家成,田保明,文雁成,刘建明,任乐建. 2001

[16]水稻矮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定位. 谢建坤,庄杰云,樊叶杨,屠国庆,夏英武,郑康乐. 2001

[17]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遗传和定位研究进展. 李霞,张金伟,万勇,胡标林,谢建坤. 2011

[18]东乡野生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应用. 张金伟,李霞,万勇,胡标林,谢建坤. 2011

[19]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遗传研究. 谢建坤,舒庆尧,陈大洲,庄杰云,夏英武. 2002

[20]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基因的研究进展. 刘利彩,邢朝柱,吴建勇,郭立平,戚庭香,王海林,唐会妮,乔秀琴.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