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杀虫剂对花蓟马卵和若虫的致死效果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厚军

作者: 田厚军;余芸;陈艺欣;林硕;杨锟;陈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蓟马;卵孵化率;若虫;死亡率;杀虫剂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科技

ISSN: 0253-2301

年卷期: 2024 年 55 卷 008 期

页码: 48-54

摘要: 为进一步寻找防控农作物重要害虫花蓟马的高效杀虫剂,延缓花蓟马种群抗药性,提高杀虫剂防治效果。通过测定3种化学杀虫剂(30%呋虫胺悬浮剂、14%螺虫乙酯·呋虫胺悬浮剂、3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悬浮剂)处理辣椒植株后对花蓟马卵和若虫的致死效果。结果表明:辣椒施药3 d处理和施药5 d处理后,3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处理组卵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30%呋虫胺和14%螺虫乙酯·呋虫胺处理组,3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处理组无一龄若虫孵出,其孵化率显著低于30%呋虫胺和14%螺虫乙酯·呋虫胺处理组。辣椒叶片花蓟马一龄若虫接入杀虫剂5 d处理后第1 d,3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处理组一龄若虫死亡率为17.78%,显著低于30%呋虫胺(31.11%)和14%螺虫乙酯·呋虫胺(31.1%)处理组;处理后第2 d和第3 d,3种杀虫剂处理组累积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组,但3种杀虫剂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除清水对照外,3种杀虫剂处理后的花蓟马卵和若虫均不能正常发育或发育至二龄若虫阶段死亡。3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悬浮剂对花蓟马卵的致死效果最好,30%呋虫胺悬浮剂和14%螺虫乙酯·呋虫胺悬浮剂对花蓟马若虫的致死效果更好。研究明确了不同杀虫剂在花蓟马卵和若虫发育阶段的致死效果,以期减少蓟马幼虫和成虫取食阶段造成的农作物损失,为农作物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四种杀虫剂对豆天蛾幼虫的田间防效. 李晓峰,樊继伟,李克斌,尹娇,郭明明. 2023

[2]不同时期施用三种杀虫剂防治香蕉花蓟马的比较试验. 尹可锁,段玉云,郭志祥,杨韶松,白亭亭,番华彩,陈涛,李迅东. 2015

[3]杀虫剂对向日葵田花蓟马的毒力及防效评价. 啜泽润,陈学亮,渠汇,张文兵,张键,赵君,苏雅杰,张圆,李海平. 2025

[4]13种杀虫剂对荔枝蛀蒂虫成虫触杀效果测定. 黎柳锋,王凤英,廖仁昭. 2014

[5]施药后不同时间玉米田中常用农药残留对玉米螟赤眼蜂的影响. 王瑜,代晓彦,王瑞娟,刘艳,陈浩,郑礼,董小林,翟一凡. 2022

[6]米尔贝霉素对橘全爪螨的活性试验研究. 黄振东,蒲占湑,胡秀荣,林荷芳,张小亚,洪湖. 2015

[7]四纹豆象在不同豆类上的生长发育研究. 刘昌燕,李莉,陈宏伟,刘良军,万正煌,焦春海. 2016

[8]薇甘菊提取物对红脉穗螟的产卵忌避及杀卵作用. 钟宝珠,吕朝军,钱军,覃伟权,苟志辉. 2014

[9]禾谷缢管蚜在越冬寄主植物上的行为研究. 程登发,倪汉祥,孙京瑞,Urs Wyss. 2004

[10]释放辐射不育雄虫防治烟青虫的效果研究. 赵钧,李琦,王雪芬,徐敏,何雷,苗圃,刘东升,李成军,吴孔明,李淑君. 2021

[11]甘草胭珠蚧卵有效积温及若虫化学防治研究. 陈宏灏,南宁丽,邢敏,张蓉. 2018

[12]高温处理西花蓟马若虫对其雌成虫寿命、繁殖力及后代发育的影响. 陈露,万方浩,郑长英. 2016

[13]草履蚧生物学特性研究. 于利国,陈展,魏建国,杨丽丽. 2019

[14]估计粉虱若虫存活数量的新方法——氧化镁薄板法. 黄东东,问锦曾,雷仲仁. 2009

[15]观察球孢白僵菌侵染烟粉虱若虫过程的新方法——荧光显微法. 雷仲仁,王帅宇,王海鸿. 2015

[16]田间常见8种有害蝽类若虫龄期的区分. 李向永,赵雪晴,尹艳琼,谌爱东,卜文俊,焦克龙,李宁,胡奇. 2015

[17]扫描电镜观察猴体内寄生的蛇舌状虫属若虫及基于其18S rRNA基因的种系发育关系分析. 李健,石云良,施维,方芳,周庆安,李雯雯,何国声,黄维义. 2012

[18]扫描电镜观察猴体内寄生的蛇舌状虫属若虫及基于其18SrRNA基因的种系发育关系分析. 李健,石云良,施维,方芳,周庆安,李雯雯,何国声,黄维义. 2012

[19]防治梨木虱效果好. 高玉红,郑亚杰. 2005

[20]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绿盲蝽若虫人工饲料配方. 宋国晶,李国平,封洪强,李海平,邱峰.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