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簇生穗突变体的鉴定及遗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红旗

作者: 陈红旗;刘刚;朱旭东;闵绍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簇生穗;外观品质;遗传

期刊名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030

年卷期: 2002 年 25 卷 03 期

页码: 116-1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回交转育的簇生穗品系CL 80 2、自然簇生穗突变体麦颖稻、人工诱导簇生穗突变体双科早系列和中花 11系列进行观察和比较 ,发现人工诱导产生的簇生穗突变体具有粒长变短、长宽比变小的特点 ,而自然簇生穗突变体不存在这种现象。以簇生穗突变体麦颖稻为亲本 ,与正常穗型水稻品种杂交所得的F1代、F2 代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F1代表现簇生但簇生程度较亲本麦颖稻轻 ,为中间类型 ;F2 代产生簇生型、中间型和正常型的分离 ,组合分离比有些符合 1∶2∶1,有些不符 ,其正常穗型的比例在 30 %~ 4 0 %之间。麦颖稻的簇生穗性状表现为部分显性。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簇生穗基因CPB4的精细定位. 姜玲,姜宁,曹黎明,董世青,杨金水,陆平利,罗小金. 2018

[2]水稻簇生穗基因OsCl-6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郑燕梅,苏德文,蒋家焕,朱永生,魏毅东,陈丽萍,连玲,王颖姮,蔡秋华,谢鸿光,谢华安,张建福. 2018

[3]水稻簇生穗基因CPB4的精细定位. 姜玲,姜宁,曹黎明,董世青,杨金水,陆平利,罗小金. 2018

[4]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 刘志,伊凯,王冬梅,杨巍,杨锋,张景娥. 2004

[5]杂交稻碾米和外观品质性状遗传及相关研究. 谭震波,况浩池,阴国大,陈国良,赵甘霖,左永树. 1993

[6]吉林省第八届优质食味水稻品种鉴评报告. 周广春,孟维韧,全东兴,时羽,严永峰,吴兴宏. 2018

[7]不同生态地点下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杨亚春,倪大虎,宋丰顺,李泽福,易成新,杨剑波. 2011

[8]中国食用优质米品质的分析研究. 罗玉坤,施一平,闵捷,吴戍君. 1991

[9]水稻籼更杂种一代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性状研究. 董彦君,张云康. 1997

[10]不同环境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稻米外观品质QTL定位. 彭强,李佳丽,张大双,姜雪,邓茹月,吴健强,朱速松. 2018

[11]稻米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王志玺,吕文俊,崔晶,黄亮,张欣,楠谷彰人,松江勇次,崔中秋. 2018

[12]水稻倒伏与产量及食味的关系. 汤云龙,汪楠,张欣,李永杰,韦峻峰,钱路海,刘宝成,施利利,崔晶,刘学军,崔中秋. 2021

[13]宁夏水稻主栽品种稻谷碾磨和外观品质现状分析. 马静,陈丽,杨生龙,张振海,安永平,刘炜,孙建昌. 2020

[14]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系)品质现状分析. 刘亚臣. 2001

[15]水稻品种外观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张坚勇,肖应辉,万向元,刘世家,王春明,陈亮明,孔令娜,翟虎渠,万建民. 2004

[16]水稻垩白QTL位点qCG5的定位分析. 陈丽,马静,刘炜,孙建昌,韩龙植. 2022

[17]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宗寿余,吕川根,邹江石. 2007

[18]利用CSSLs群体研究稻米粒型QTL的表达稳定性. 万向元,刘世家,王春明,江玲,翟虎渠,吉村醇,万建民. 2004

[19]水稻外观品质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分析(英文). 李泽福,万建民,夏加发,翟虎渠. 2003

[20]稻渔综合种养对成都平原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郑盛华,万柯均,陈红琳,陈尚洪,廖武,杨泽鹏,沈学善,刘定辉.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