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钊
作者: 李钊;周淼平;张增艳;庄洪涛;徐惠君;杜丽璞;叶兴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BS108;抗菌蛋白;我国小麦生产;黄淮麦区;wheat;淮河以南;丝核菌;禾谷镰刀菌;编码基因;新种质
期刊名称: 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ISSN:
年卷期: 2010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小麦纹枯病又称小麦尖眼斑病(wheatsharpeyespot),是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cerealis)CAG-1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AG4,AG5融合群引起的土传真菌病害,在我国小麦生产区危害日益严重,引起小麦产量锐减。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引起的赤霉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与品质,一直是淮河以南及长江中下游麦区发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近年黄淮麦区时有发生,有向全国扩展、蔓延的趋势。我国小麦生产上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TiERF1基因组织特异型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化小麦的研究. 庄洪涛,张增艳,杜丽璞,徐惠君. 2009
[2]兼抗根腐病、纹枯病的转ERF基因小麦的创制与鉴定. 张增艳,董娜,刘欣,路妍,杜丽璞,徐惠君,辛志勇. 2009
[3]充分发掘保护利用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与小麦改良》简评. 李祥洲. 1997
[4]小麦矮缩病毒分子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刘艳,王锡锋,周广和. 2008
[5]30个小麦新品系抗条锈病基因分析及成株期抗病性评价. 冯晶,蔺瑞明,林凤,徐世昌. 2013
[6]普通小麦品种辐射敏感性模糊聚类分析<英文>. 冯志杰,王琳清. 1992
[7]渗透调节物质及有机附加物对小麦体细胞胚发生影响的研究(英文). 孙朝霞,侯思宇,王玉国. 2008
[8]基因枪转化小麦主要轰击参数的优化. 闵东红,何莎,张彦,夏兰琴. 2013
[9]芥子酶的研究概况. 李定琴,张家明. 2007
[10]氮循环过程的微生物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林伟,李玉中,李昱佳,周晚来,张冬冬,戚智勇. 2020
[11]激光诱变小麦后代材料籽粒贮藏蛋白编码基因变异的研究. 郭北海,王子宁,孙风瑞,李洪杰,方仁. 1993
[12]断奶仔猪免疫应激相关miRNA的鉴定及其表达研究. 王宁,张宏福,黄春晓,吕新慧,戴汉川. 2012
[13]IGF-II生理功能及其编码基因的结构研究. 王桂武,杨福合. 2007
[14]细菌内同源重组法制备FMDV聚蛋白编码基因重组腺病毒. 张兴旺,王勤,柳纪省,殷相平,李志勇. 2006
[15]利用宏基因组文库筛选草甘膦不敏感的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synthase基因. 陆伟,梁爱敏,孟秀萍,顿宝庆,金丹,穆文超,林敏. 2006
[16]短柄草种子贮藏蛋白分析及其编码基因克隆. 韩晓峰,王轲,李宏宇,叶兴国,晏月明. 2009
[17]新暗色柱节孢H1全基因组测序和注释. 赵晓珍,齐勇,王红林,马玉华,郑乾明. 2023
[18]普通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克隆与功能标记的开发. 王林海,何中虎,夏先春. 2009
[19]海洋细菌来源低温褐藻胶裂解酶的分泌表达和酶学性质研究. 张文彬,白露,刘彬,王朋梅,莫照兰,李杰. 2021
[20]大豆β亚基低含量遗传机理研究. 王俊,王林林,邱丽娟.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小麦株高QTL分析
作者:周淼平;宋桂成;张鹏;杨学明;张平平;何漪
关键词:小麦;株高;重组自交系;QTL
-
扬麦158/西风重组自交系群体千粒重QTL的初步定位
作者:周淼平;张鹏;杨学明;张平平;宋桂成;何漪
关键词:小麦;千粒重;重组自交系;数量性状基因座
-
半冬性高产优质小麦宁洪麦452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作者:张平平;徐修奎;姚金保;张云涛;宋桂成;周淼平
关键词:小麦;宁洪麦452;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2023年小麦新基因挖掘和遗传改良新技术研究回眸
作者:叶兴国;林志珊;王轲;唐华丽;韩志阳
关键词:小麦;生物技术;基因挖掘;遗传改良;种质资源
-
怒江源头地区那曲河热裸裂尻鱼繁殖生物学研究
作者:朱峰跃;李钊;王起;段辛斌;陈大庆;刘绍平;刘明典
关键词:热裸裂尻鱼;繁殖力;怒江源头;那曲河
-
不同熟期玉米叶片衰老特性及其对叶际细菌的影响
作者:杨文丽;李钊;刘志铭;张志华;杨今胜;吕艳杰;王永军
关键词:玉米;熟期;叶片衰老;叶际细菌;群落组成
-
利用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改良小麦进展
作者:于美;唐华丽;叶兴国
关键词:小麦;转基因;基因编辑;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