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用茶茶汤中功能性成分组成及含量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珊

作者: 赵珊;杨飞洋;秦琳;李曦;黄世群;郑幸果;雷欣宇;仲伶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代用茶;茶汤;功能性成分;游离氨基酸;酚酸;黄酮

期刊名称: 食品研究与开发

ISSN: 1005-6521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02 期

页码: 162-1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该文选取18种代用茶为研究对象,包括蒲公英、桑叶茶、荷叶、黑苦荞、黄金苦荞、全株苦荞、决明子、红枣片、黑枸杞、红枸杞、山楂片、陈皮、茉莉花、胎菊、金盏菊、玫瑰花、金银花和牛蒡根.以游离氨基酸、总酚、总黄酮、游离酚酸、花青素、可溶性糖和多糖为成分考察指标,分析其茶汤中功能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比较水提和醇提对代用茶中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8种代用茶中水浸出物含量为13.1%DW~86.6%DW,其中大部分组成是可溶性糖和多糖,占12.1%~98.0%;游离氨基酸和酚酸分别检出18种和14种,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有精氨酸、天冬酰胺、脯氨酸以及绿原酸类酚酸.玫瑰花的总酚(181.1 mg GAE/g DW)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含量(42.8 mg/g DW)最高;荷叶的总黄酮含量(41.0 mg RE/g DW)最高,金盏菊的多糖含量(6.4%DW)最高,金银花和胎菊中绿原酸类成分含量(54.7、53.7 mg/g DW)较高.2种提取方式的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品茶汤中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的含量占醇提取物的60%以上.

分类号: TS272.7

  • 相关文献

[1]浅谈枳实的功能性成分及生产管理技术. 魏召新,彭芳芳,李勋兰,王武,洪林,韩国辉. 2020

[2]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 邵金良,黎其万,董宝生,刘宏程,束继红. 2008

[3]小米粥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牛宇,张劲松,单璐,张丽珍. 2018

[4]槟榔多酚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于鑫,唐敏敏,赵松林,宋菲. 2023

[5]五味子不同部位黄酮和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 金银萍,曲正义,崔丽丽,朴向民,郭靖,王英平. 2018

[6]不同品种裸燕麦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性研究. 秦琳,赵珊,李曦,雷欣宇,郑幸果,靳可婷,刘龙龙,仲伶俐. 2024

[7]麦麸酚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王丽丽,陶海腾,徐同成,刘丽娜,邱斌,张佩佩,杜方岭. 2012

[8]干燥温度对橙皮干燥动力学、酚类物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王蓉蓉,李高阳,吕慧英,付复华,单杨. 2016

[9]我国不同品种蜂蜜特征物质的研究进展. 刘西子,刘然,吕国达,牛静,胡菡. 2024

[10]两种取胶方法对蜂胶提取物组分及其含量影响. 张红城,吴正双. 2012

[11]市售洋槐蜜多酚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王紫燕,李春阳,张红城. 2016

[12]调制方法对桑叶青贮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邓凯东,陈玉华,茅慧华,张乃锋,马涛,屠焰,刁其玉. 2021

[13]野生珍稀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的成分含量分析. 袁晓,袁萍,严海燕,李建强,袁友明. 2004

[14]不同杀青方式对多花黄精嫩芽茶品质的影响. 马佳丽,张厅,赵文慧,刘运腾,张一弛,马泽强,王成,王剑波. 2024

[15]茶和代用茶有机认证的基本要求与程序. 舒爱民. 2019

[16]不同加工工艺对山楂叶代用茶品质的影响. 吴玲玲,覃仁源,罗莲凤,冯红钰,刘汉焱,李子平,莫小燕,冯兰,梁光志. 2023

[17]解读代用茶行业标准及存在的问题. 汪庆华,刘新. 2019

[18]25份市售金银花代用茶的质量调查及活性成分分析数据集. 童凯,代良丽,黄书琴,钟佳雪,邓孟胜,李昭玲,刘婷婷. 2024

[19]重庆地区市售代用茶质量安全初步调查. 曾婷婷,张伟,付婷婷,黄永川,杨俊英,余鸿燕,王娜. 2019

[20]青砖茶茶汤滋味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模型建立. 王胜鹏,龚自明,郑鹏程,刘盼盼,高士伟,滕靖,王雪萍,叶飞,郑琳,桂安辉.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