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料输入稻田提高土壤微生物碳氮及可溶性有机碳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安强

作者: 陈安强;付斌;鲁耀;段宗颜;胡万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氮;有机碳;有机物料;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可溶性有机碳氮;稻田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21 期

页码: 160-167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是土壤碳、氮库中最活跃的组分,是反应土壤被干扰程度的重要灵敏性指标,通过设置相同有机碳施用量下不同有机物料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物料添加下土壤微生物量碳(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氮(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MBN)和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化肥和生物碳、玉米秸秆、鲜牛粪或松针配施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显著大于不施肥处理(no fertilization,CK)和单施化肥处理,分别比不施肥处理和单施化肥平均高23.52%和12.66%(MBC)、42.68%和24.02%(MBN)、14.70%和9.99%(DOC)、22.32%和21.79%(DON)。化肥和有机物料配施处理中,化肥+鲜牛粪处理的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最高,比CK高26.20%(MBC)、49.54%(MBN)、19.29%(DOC)和32.81%(DON),其次是化肥+生物碳或化肥+玉米秸秆处理,而化肥+松针处理最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质量分数(308.87 mg/kg)小于微生物量碳(474.71 mg/kg),而可溶性有机氮质量分数(53.07 mg/kg)要大于微生物量氮(34.79 mg/kg)。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化肥和有机物料配施显著降低MBC/MBN和DOC/DON,降低率分别为24.57%和7.71%。MBC和DOC、MBN和DON随着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全氮(total nitrogen,TN)的增加呈显著线性增加。MBC、MBN、DOC、DON、DOC+MBC和DON+MBN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从相关程度看,DOC+MBC和DON+MBN较MBC、DOC、MBN、DON更能反映土壤中活性有机碳和氮库的变化,成为评价土壤肥力及质量的更有效指标。结果可为提高洱海流域农田土壤肥力,增强土壤固氮效果,减少土壤中氮素流失,保护洱海水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分类号: S154.3`S153.6

  • 相关文献

[1]长期不同轮作模式对黄壤区稻田土壤碳氮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刘彦伶,李渝,熊涵,张雅蓉,黄兴成,杨叶华,朱华清,张萌. 2025

[2]水稻秸秆还田年限对稻麦轮作田土壤碳氮固存的影响. 崔思远,朱新开,张莀茜,曹光乔,陈新华,沈有柏. 2019

[3]不同有机物料对苏打盐化土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的影响. 郭军玲,金辉,郭彩霞,王永亮,杨治平. 2019

[4]有机物料投入对作物产量及潮土固碳的影响. 杨苏,李传哲,王静,汪吉东,张永春,李辉信,艾玉春. 2020

[5]有机物料施用量对土壤CO2排放速率的影响. 严红,魏湜,张雷,夏国芳,戴先锋,王帆. 2005

[6]不同还田方式下有机物料有机碳分解规律研究. 迟凤琴,匡恩俊,宿庆瑞,张久明. 2010

[7]长期定位施肥下黑土呼吸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贺美,王立刚,王迎春,沈欣,张亦涛,朱平. 2018

[8]化肥与有机物料配施对作物产量及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宋永林,袁锋明,姚造华. 2002

[9]耕作措施对双季稻田土壤碳及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张海林,孙国锋,汤文光,李永,陈阜. 2010

[10]秸秆施用下减施氮肥稻田有机碳和氮磷的排放特征. 赵家阳,于建光,于孟康,王宁,郭智,薛利红,杨林章. 2024

[11]定位施用菌渣对稻田土壤团聚体中碳氮含量的影响. 栗方亮,张青,王煌平,王利民,王秋营,罗涛. 2017

[12]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和磷的形态及分布的影响. 郑顺安,陈春,郑向群,李松. 2012

[13]生物炭对京郊沙化地土壤性质和苜蓿生长、养分吸收的影响. 郑瑞伦,王宁宁,孙国新,谢祖彬,庞卓,王庆海,武菊英. 2015

[14]水旱轮作对冷浸田土壤碳、氮、磷养分活化的影响. 李清华,王飞,林诚,何春梅,钟少杰,李昱,林新坚. 2015

[15]高原鼢鼠驱动高寒草甸土壤碳氮含量变化的时效性. 王玲玲,李捷,段媛媛,刘彩凤,吴彤,郭正刚. 2024

[16]黑土根际土壤有机碳及结构对长期施肥的响应. 陈磊,郝小雨,马星竹,周宝库,王爽,魏丹,周磊,刘荣乐,汪洪. 2022

[17]长期免耕和深松提高了土壤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及全氮含量. 李景,吴会军,武雪萍,王碧胜,姚宇卿,吕军杰. 2021

[18]流沙湾表层沉积物中碳、氮、磷的分布特征和污染评价. 罗昭林,朱长波,郭永坚,粟丽,李俊伟,区又君. 2014

[19]施用猪粪有机肥对稻麦两熟农田稻季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 郭智,周炜,陈留根,郑建初. 2013

[20]稻田消解沼液工程措施的水环境风险分析. 王子臣,梁永红,盛婧,管永祥,吴昊,陈留根,郑建初.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