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南农区高效饲草生产系统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芳

作者: 刘芳;李向林;白静仁;何峰;万里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川西南农区;饲草生产系统;多花黑麦草;玉米;高丹草;小黑麦;光叶苕子

期刊名称: 草地学报

ISSN: 1007-0435

年卷期: 2006 年 14 卷 02 期

页码: 147-15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在川西南研究了多花黑麦草(L olium m u ltif lorum)-玉米(Z ea m ay s)、多花黑麦草-高丹草(S orghum×S.sud anes)、小黑麦(T irticosea le w ittm ack)-玉米-玉米、小黑麦-高丹草、多花黑麦草+光叶苕子(V icia v illosa)-玉米和多花黑麦草+光叶苕子-高丹草6个一年生牧草生产系统的产草量和草种季节配置。结果表明:6个系统的干草产量都达到30×103kg/hm2以上,其中最高的小黑麦-高丹草系统达到36.7×103kg/hm2;6个系统都形成了良好的草种季节配置,生长期达到320 d以上,一年的总收获次数为5~8次。

分类号: S54

  • 相关文献

[1]苏南丘陵山区秋播紫花苜蓿伴播作物及其播量的筛选. 戚志强,胡跃高,曾昭海,傅反生,储国良. 2008

[2]环境因子和刈割方式对两种冷季型牧草冬季生长速率的影响. 何峰,李向林,白静仁,万里强,刘芳. 2005

[3]贵州玉米地轮(套)作光叶苕子的生产技术规程. 张钦,陈正刚,林海波,崔宏浩,朱青,于恩江,胡萍,宋兴香. 2015

[4]夏季高温条件下桑树大树移栽试验. 莫荣利,胡兴明,邓文,李勇,于翠,朱志贤. 2018

[5]光叶苕子配施不同钝化剂对娃娃菜生长及Cd富集的影响. 阮彦楠,吕本春,杨伟,王应学,陈检锋,尹梅,陈华,王伟,梁志妹,王志远,付利波. 2023

[6]夏季高温条件下桑树大树移栽试验. 莫荣利,胡兴明,邓文,李勇,于翠,朱志贤. 2018

[7]光叶苕子(Vicia villosa var.)内生细菌Sz-2的特性及其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阮彦楠,付利波,番华彩,陈检锋,郑泗军,尹梅,王伟,陈华,王永芬,毛俊,李舒,王志远. 2023

[8]不同光叶苕子用量对娃娃菜生长发育与吸收镉砷的影响. 阮彦楠,吕本春,杨伟,张雪梅,农彩红,王志远,付利波. 2024

[9]高丹草新品种巴牧1号的选育. 闫文芝,邬福祥,张煜杉,王刚,陶格斯,李成. 2013

[10]高丹草杂交种灰色关联分析与评判. 尹利,逯晓萍,傅晓峰,李美娜,郭建. 2006

[11]高丹草在贵州中部台地适应性研究. 陈国南,陈晓静,杨菲. 2010

[12]几种高丹草的青贮效果评价. 吕宁,项锴锋,娜日苏,祜群,杨秀芳,梁庆伟. 2015

[13]铜胁迫对高丹草和紫花苜蓿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王瑞刚,唐世荣,郭军康,赵玉杰,宋正国. 2010

[14]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红三叶和高丹草Cs、K竞争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方华为,贾炎,郑向群,丁永祯,刘岩,刘书田,郑宏艳,周莉. 2015

[15]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红三叶和高丹草Cs、K竞争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方华为,贾炎,郑向群,丁永祯,刘岩,刘书田,郑宏艳,周莉. 2014

[16]高丹草航天不育材料的扦插繁殖. 杜周和,陈永霞,左艳春. 2009

[17]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红三叶和高丹草Cs、K竞争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方华为,贾炎,郑向群,丁永祯,刘岩,刘书田,郑宏艳,周莉. 2014

[18]6个高丹草新品系在甘肃半干旱区筛选试验研究. 王国栋,贺春贵,何振富,顾娴,郝生燕,邹凤轩,刘陇生. 2020

[19]种植密度对陇东旱塬区光敏型高丹草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何振富,贺春贵,王国栋,刘陇生. 2018

[20]饲料新秀-高丹草. 杨俊卿.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